大阪关西世博会会平等的惩罚每个 P 人,也就是不做计划的人。
其实,2023 年年末,我就决定要去大阪世博会了,那时候中文互联网上对于这次世博会的报道基本上还只有那个克苏鲁一样的吉祥物。
但偏偏是这个奇形怪状的吉祥物麦麦,真的很戳我的萌点,当时在日本旅游看到了吉祥物的周边产品,立刻就下了“要来看看”的决定。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规划行程的时候,已经是今年的 5 月底了。大阪世博会的第一个惩罚已经生效了——你以为提前两个月买票,已经非常宽裕了。但大阪世博会的入场流程里,有一个环节是场馆抽签,它允许你有三次机会抽选想要进入的场馆而无需排队。
而第一次抽签的时间,是参观时间的 3 个月前——哈?
日本人也太爱排队了吧。
然后就是参观前 2 个月前到 8 天前可以进行第二次抽签——这一次抽签,我的 2 日票 10 个候选席位只抽到了 1 个。也就是说,去两天,至少我不会一个场馆都进不去。
第三次就是进场 3 天前的日本时间 0 点,需要在网上抢场馆的入场名额,这个自然是一个都没抢到的。
最后,就是当日入园后 10 分钟,可以在手机移动页面和指定的预约机上预约当日仍有空位的场馆。这里面我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以为移动页面和预约机上是一样的,但其实预约机上的刷新速度更快,在移动网页上你看到有空位,点进去就预约失败了。但预约机那边,除了刚开场没人的时候,几乎是一直要排队的。排队 20 分钟,你有 3 分钟的机会进行预约。并且你一旦预约上当日的任何一个空位,就必须在这次入馆之后才能再次预约了——比如,你要是一上来就预约了某个场馆晚上 20 点的空位,这意味着你除非取消掉它,否则在 20 点进馆之前,就都不能预约其他场馆了。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我进了中国馆,一堆不需要预约也没人排队的非洲小馆,一个面向中国人有“专场”的美国馆,以及提前抽签抽中的一个“生命动态平衡馆”,可以说是非常佛系的一次浏览。那么,就让我先流水账的记录一下这些我进去了的场馆,然后再谈谈世博会的其他部分。
以及这次顺便去名古屋的见闻。
2025 大阪·关西世博会
中国馆
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表演时),中国馆的排队不长,至少不像美国馆、澳大利亚馆和意大利馆那样无时无刻不排队 2 小时起步。
我是第一天一进门就去了中国馆,当时是完全没人,可以直接进。
中国馆是除了日本馆之外,少数与本次世博会标志性的木质圆环(官译为大屋顶环)风格保持高度一致的场馆,充分体现了东方大国对木质建筑的执念,整体以竹简作为寓意,在外观上淡化了科技风格。







内部的展示内容,也是从对日本游客和其他海外游客更有共鸣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一进门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高清圆形屏幕,以镜子的形象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气和一些与古代历史文化相关的视频,配合四周的小 LED 屏幕,整体感觉还是很有氛围的。
然后到第二个展厅,也就是文物和文物仿品的展区,科技的元素会逐渐展示出来。 用了国内比较先进的博物馆那种透明屏幕做玻璃展示柜,游客可以通过滑动玻璃来观看文物未能展示出来的面向。
到第三层之后,就主要是科技展示了,包括长征系列火箭的解说、月壤和蛟龙号的解说。
中国馆赞助商的前三位都是中国的酒品牌,分别是茅台、五粮液和古井贡酒,这个还挺让人意外的。茅台在日本好像还挺受欢迎的,后来我还在心斋桥的一家餐馆里看到了一排茅台。
有意思的是,整个世博会里,中国馆和美国馆都展示了月壤,并且都作为整个展馆参观最后的重头展品。
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了。
美国馆
美国馆整体是一个以音乐剧串场,宣导美国生活方式与自由精神的场馆。
整个美国馆的参观体验还是很好的,就是在当下的地缘政治状况下,许多事情都变得有些尴尬甚至好笑。





首先,美国馆几乎在任何时段都要排 2 小时及以上,但每天下午有两场,分别是 3 点和 5 点,有中文场。这与中文互联网上说的“给中国人开专场”不同,其实日本游客和其他国家游客也可以来中文场,只要你不在意讲解就行——但正如我前面说的,美国馆的参观形式是行进式音乐剧,所以如果完全听不懂,确实会更没意思。所以,当参与这两次中文场的人数少于 120 人的时候,这 3 点场和 5 点场就变成了完全不用排队直接进的“中国人专场”。如果人数超了,其实也是进不去的。
然后,就是歌舞剧的互动部分,开场的环节会有一个美国人用中文,带着大家在一个像是夜店的地方一起跟着音乐舞动起来。然后这其中有几个互动,比如……他会带着游客跟着音乐喊“USA,すごい”。
这个场景回忆起来真的太好笑了,一个美国人,带着一群中国人,在日本,喊 USA すごい。
同样是这个互动环节,还有一个笑点是,在热场环节,工作人员会询问几个游客是从哪里来的,然后问他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然后点到了一个浙江游客的时候,她还没说话,其他游客就集体抢答了“西湖醋鱼”。
然后这个馆的第二个笑点是,其中有一段会展示大量的留学生视频,然后大意是说美国是一个欢迎全世界人才来这里学习生活的地方。想到世博会是在 4 月开幕,而特朗普撤销哈佛国际学生交流计划的事件是在 5 月爆发的,我都不知道当时来参观的时候,是游客尴尬还是工作人员尴尬。
第三个笑点是在最后一个展示厅,美国馆用了一个巨大的与房间等高的屏幕+一块镜子,让大家体验了一次 NASA 火箭发射的推进器视角。怎么说呢,视觉效果确实很震撼,但我觉得别的国家可能做不出来这种把游客放推进器下面“烤一下”的火化视角——至少中国、日本和东亚诸国应该是不会这样,领导预先体验那一关就毙掉了。
生命动态平衡馆
这是唯一一个事前预约(抽签)成功的场馆,也是世博会的八个主题馆之一。
说起来,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生命的光辉”,靠近中心区域的八个主题馆,均以“生命”开头,由 8 个不同的艺术家策展。生命动态平衡馆的策展人是日本生物学家福岡伸一,它实际是一场 15 分钟的室内灯光秀。

核心装置是一个名为 Crucella 的 LED 立体灯阵,通过极为意识流的灯光,它展示了从远古的海洋单细胞生命,到智慧生命的进化过程。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个个体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
我录制的不太行,从 Youtube 上找了一小段:
在结尾的诠释 PV 里,福岡伸一提到动态平衡其实是一个答案,那么它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生命作为宇宙中唯一的反熵,我们是否是像西西弗斯一样在推一块永远下坠的石头。
那么这个答案就是,不是的。虽然个体的生命不断在消亡,但我们自身会回归自然的一部分。从总体来看,我们的生命是利他的,即便是每个生命个体死亡了,它也让整个族群的石头向上走动了一些。
我觉得这个哲学阐释比起灯光秀本身更有意思一些。
大屋顶以及其他





比起各种场馆,这次世博会最让人有震撼感的还是那个在中文互联网上被狂黑的木质大圆环。当然,也不光是中国人在黑,日本人自己也在喷这个大屋顶,当然喷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互联网关于这个木质圆环的主要评价是“草台班子”,主要抓住的是之前出现的护岸塌陷和虫灾事件,来喷这个木质圆环本身就是个不靠谱的设计。
在日本互联网上,针对这个木质圆环的批评则主要是太浪费了,但不得不说这种浪费确实与它的视觉效果成正比。
你只有真正到了现场,才能意识到这个最高 20 米,内径 615 米,周长 2 公立,宽 8 米,有三层、有空中花园,还有一部分建在海上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有多震撼……
以及,日本人得知这个 16.5 亿人民币建成的地标在世博会结束后有可能拆除,是有多愤怒。但不拆则更是浪费,因为这么大的木质建筑的长期维护成本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是在 7 月 23 日 和 24 日这两天去的世博会,其中 7 月 23 日晚上的灯光表演之后,有一个特别烟火表演。平时的灯光秀结束之后,只有一个 3 分钟左右迷你烟火表演,但我们那天有 5 分钟,而且,这 5 分钟是将一般花火大会约 30 分钟的量浓缩起来的,所以会有满天星的感觉。
当然,这么漂亮的表演也是要疯狂排队的,中央烟火表演的区域从下午 6 点 30 开始就只进不出了,但灯光秀是从 7 点 30 开始的,烟火表演则要等到 7 点 50 分。

烟花表演结束后,就快到了要闭园的时间,我们 9 点 07 分从世博园出门,然后门口大约 700 米到地铁口的路程堵了一个小时。还好疏导做的不错,没有发生踩踏的倾向,但确实是人太多了。在这里挤着的时候,我在推上关注了一个自世博开园以来去了 24 次的日本朋友,因为他比我们早出园 10 分钟,我搜了一下要排多久才能上地铁,刚好看到他几乎 5 分钟发一条推直播排到了哪个位置。他说:他来了世博会那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
笑死,也是人最多的这一天被我赶上了。
在去世博会之前,我们会以为世博会因为人满为患,中午没有可以吃的。但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受到了中文互联网上的一些误导。
实际上,这次世博会除了热门场馆进不去这个问题之外,其他公共设施提供的非常充足,无论是餐厅、便利店、阴凉休息点还是卫生间。
也就是说……游客唯一体验不好的地方,就是特定的馆确实进不去。但这个好像也没有人能解决,我查了一下之前上海世博会,也出现过单场馆单日排队超过 12 小时的情况。根据目前网上目前的报道,目前这次世博会的日均入场人数已经超过了 15 万人,超过了最初预计的数字。
这其实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因为之前有很多报道说现在因为经济原因,许多城市不愿意去申办世博会了——怕亏本。但作为游客,我真的希望它能涨涨价,让游客少一点。
这次大阪世博会里有一家寿司郎,我第一天午餐的时候远远的望过去,发现它没有排队。所以我计划第二天中午不带饭了,去吃寿司郎。但第二天到了寿司郎门口才发现,它需要在前一天上午 9:50 分之前点餐,才能在第二天吃到,而价格与日本其他地区的寿司郎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园区内的 7-11 和 FamilyMart,价格也与市区没有太大差距。
大阪世博会的门票平日券只有 6,000 日元,甚至比东京迪士尼还要至少便宜 2,000 日元。这就导致了官方预计需要在整个会期内,达到日均 15 万人以上入园才能“回本”。
虽然这一次世博会,在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上是做足了工作,即便是我们有一天入园的人数是超过了 20 万,依然没出现没吃的、没水喝、没地方休息、没厕所上的情况。
但进入场馆本身确实就是一种比较糟糕的体验了,毕竟热门场馆也就那么大,你不管把园区建的多大,热门场馆的承载能力只有那么一点点,可能会出现游客进去一整天,一个想去的展馆都没去成的状态。
我感觉,如果让门票的价格翻倍,让人流(和回本压力)砍半,会有一个更好的体验。
大阪天神祭
我们是在买机票的时候,无意中刷到我们的旅行行程覆盖了大阪天神祭的。所以,我们为此还调整了行程,原本是从大阪进名古屋出。因为上次去大阪的时候,关西机场出境体验有点糟糕。(但这次还不错)
大阪天神祭是日本三大祭奠之一,据说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另外两大祭奠分别是京都的祇园祭和东京的神田祭。
现代天神祭基本上会定在每年的 7 月 24 日和 25 日两天,其中正式的祭奠(巡游)是在 25 日下午,分为三个部分:陆渡御、船渡御和奉纳花火。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在动漫和日剧里看到的那种穿着日本传统服饰,抬着巨大的神轿和各种供奉物的巡游队伍,从大阪天满宫开始绕周边一周。然后在大川(淀川)上船,在河上继续巡游+花火后,再回到天满宫。
我只能说,如果不是对日剧和动漫中的夏日祭有极强的滤镜,并且行程刚好覆盖的话,我不建议任何游客来体验。虽然巡游确实盛大,淀川公园附近的樱之宫公园也确实很有那种“夏日祭”的感觉。但人实在是太,太,太,太多了。
首先,陆地巡游是从 3 点 30 开始的,但大阪天满宫附近的巡游路线,基本在 2 点左右就站满了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完整个巡游,要从 2 点一直站到 5 点。并且,如果你看完了整个陆地巡游,那么水上巡游的位置基本上已经不可能挤进去了,并且后续能看花火大会的位置也基本没有了。






我们因为已经在名古屋和世博会看过两场非常棒的花火大会,所以在樱之宫公园感受了一下夏日祭的氛围,在烟火开始不久之后就撤了。后来在小红书上看,樱之宫公园附近后续复现了我们在世博会出现的排队一小时进地铁的状态,而且疏导情况比世博会要糟糕,已经有人被挤到报警了,但警察也没办法(因为根本进不去),只是让她自己注意安全。
名古屋
关西几大名城,只有名古屋我是没去过的。
之前忘了为什么没去过了,这次去了才想起来——名古屋天守阁不开,预计要从 2018 年修到 2032。
并且,这个日期其实已经多次延期了。最初预计是在 2020 年就修缮完工,后来调整到了 2022 年,2024 年。我们本次去的时候,公园的公告上写着要修到 2032 年。
官方公布的延期原因是资金困难,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名古屋城不开的影响,名古屋这座城市的外国游客也非常少,感觉属于是恶性循环了。
常滑步行街
一个距离名古屋空港只有一站的旅游景点,其实主要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以手工陶瓷著称,因此有很多陶瓷小店。
但从总体来说,我觉得作为旅游景点来说远不如景德镇。




值得打卡的点有一个两侧垒着陶瓷罐子的上坡步道,还有一个就是小红书上许多照片的巨大招财猫。但其实这个招财猫只有半个头,并且背面也不是完整的。
在名古屋吃饭
名古屋有几个知名的吃食,其一为鳗鱼饭三吃,其二为交趾鸡料理,其三为味增炸猪排。
但是,几乎所有稍微知名一点的店,无论是在外国游客上知名,还是在 Tabelog 上本地人知名,都需要提前预约或者排队。

我们第一天到了之后,先去的一家在点评上说不需要排队的店,他说确实不需要现场排队,但要到晚上 8 点 30 分才有空位。然后,我们碰运气去看了一家当地最知名的鳗鱼饭店,当时时间是 5 点,他当日的号已经全放完了,甚至连排队都不能排了。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在 Tabelog 上评价不是特别靠前,只是还不错的鳗鱼饭店(しら河),从 6 点排队到了 8 点才进去吃。
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和国内的鳗鱼饭,以及和日本比较平价的那种鳗鱼饭相比,它没有鳗鱼的腥味。但和我之前在东京吃的另一家比较高端的鳗鱼饭相比,它的酱料刷的太多了,过于甜口,导致鳗鱼的香气也不是很明显。性价比上我是接受的,但要排2 个小时队着实是不会吃第二次。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现在日本真的是把旅游业外包了。如果你什么攻略都不做,不提前做预定,甚至连正宗的日料都很难吃到。在接下来的几天(包括大阪),我们吃了 N 多的印度菜、斯里兰卡菜、中国菜、便利店和日式快餐。因为基本上来说,你在任何一个网站上,包括小红书、大众点评、Google 地图、Tabelog 里,看到的任何 4 分以上的餐厅,在饭点一定是要排队 1 小时以上的。
当然,日本的印度菜和斯里兰卡菜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馕饼咖喱类,几乎是北京顶级印度餐馆的水平,而价格只有日本快餐的水平(1200 日元吃到饱的单人定食套餐)。

交趾鸡料理的部分,我们吃了一家名古屋官方旅游网站上推荐的旬菜一鳳,我其实没太吃出交趾鸡和其他地方的鸡肉有什么区别,但亲子饭确实很好吃就是了。这家店我们是晚上 8 点多到的,所以没有排队,我感觉如果是饭点的话,我们也吃不上。
热田神宫
据传保存着日本三大神器之一草薙剑(天丛云剑)的热田神宫,是名古屋除了名古屋城之外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当然,游客是看不到草薙剑的,甚至草薙剑是否真的在热田神宫都不得而知。因为在《平家物语》中,草薙剑已经被沉至海底。而热田神宫在近现代也从未在公众面前展示过草薙剑。官方的说辞是,仅有皇室和极少数的神职人员可以接触这把从八岐大蛇尸体中掉落的神剑。
热田神宫的本殿不能靠近,因此只能远远观看一眼,也不让拍照。游览的话,主要就是境内有一个热田神宫博物馆,还有一个关于日本刀剑的特展。
热田神宫博物馆里展示了热田神宫的大量历史文献记录,包括各年祭奠、日常祭祀、人事文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热田神宫真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神社,你会发现这里的早期文书几乎是全汉字写就,甚至是中文语法。

刀剑特展的主厅不允许拍照,并且导览没有中文,所以外国游客会看起来有点云里雾里。在第二个体验厅,有一柄长达 2.21 米的太刀复制品(含刀柄和刀鞘为 3.03 米)可以上手体验。这把刀是日本著名的太郎太刀。日本武士真柄直隆在元龟元年(1570年)的姊川之战中,他挥舞着巨大的太郎太刀冲入敌阵。
这把刀的净重约 6 公斤,加上配饰、刀柄大约 10 公斤,而真柄直隆的身高据传是超过 2 米。
我这个略有健身的人,双手抬起都是有些费劲的,确实难以想象在战场上挥舞。
名古屋城
名古屋为什么游客少?因为名古屋城不开。
但名古屋城公园还是开的,游客能在天守阁的下方转一圈,并且能参观一下本丸御殿,也就是尾张藩主的住所和办公场所。




用白话说的话,就是感受一下日本古时权贵的那种大开大合的日式宅邸——逛过之后才发现,日本也不是所有房子都小小的,也有这种一间一间大屋子连在一起的巨大宅邸。感觉很多单间的面积,比一些苏州园林更宽敞。但采光上来看,确实依然是比中式建筑要差不少。感觉本丸御殿内装以金色为主甚至可能有采光的考虑——透进来一点点光都要充分利用。
但本丸御殿之所以允许游客在内部完整参观,也是因为它其实是 1:1 复刻品。原始建筑在二战期间被空袭毁坏,但留存了一些木质结构、图纸和内部屏风壁画的资料,复建工程在 2009 年开始,2018 年完成对外开放。
然后我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才发现,正在复建并且要复建到 2032 年的名古屋天守阁,本身是 1959 年重建过的钢混结构现代建筑了。
合着对一个现代建筑做加固修复都要花 15 年的时间,真的是太离谱了。
名古屋水族馆、名港花火大会和其他
名古屋水族馆非常小,如果你有去过大阪水游馆的话,我建议是不要去名古屋水族馆。





作为一个临海城市的水族馆,它的建筑面积只有北京海洋馆(在动物园内的那个)的一半,所以基本上来说只是本地人情侣约会和遛娃的一个场所,不具备游客必去的条件。
但我们之所以要去名古屋水族馆,是因为我们想参加 7 月 21 日的海之日(公共假期)名港花火大会。和大阪、东京和京都的花火大会不同,名古屋因为整个城市的游客少,再加上夏季名港位置会举办数次花火大会,因此对游客来说,观看的体验还是不错的。


我们下午 3 点左右,到名古屋港公园最佳的花火观赏区域,发现只有零星的几个占位的野餐垫。所以,我们直接把野餐垫贴在了观赏区域的最前面,也就是靠近海边栏杆的地方就去吃饭逛海之日的夏日祭了。上图中那艘船,就是烟花船。




因为担心公园附近可能交通管制,我们 4:30 左右就进到公园里在自己的野餐垫上坐着了,但后来才发现可能根本没有交通管制,一直到 6 点都还有人在往里走。并且在 5:30 以后,又开放了一片新的海边观影区域,给没有时间提前来占位置的人。虽然最后烟花开始放的时候,整个观赏区域也坐满和站满了人,但人的密度明显比大阪天神祭的要低很多。并且,海之日夏日祭的吃的,感觉也比天神祭樱之宫公园那边的要好吃和便宜一些。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来日本看花火大会,那名古屋港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在网上非常热门的那些观影体验要好不少。



名古屋游客少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我们之前做攻略,按照东京和大阪的经验规划了提前很早去名古屋市中心唯一的楼顶观景台Sky Promenade。结果我们到了才发现——无需预约、无需排队,进去之后无需抢位置,基本上全程轻松。
唯一的遗憾是,这个观景台在夏天会开一家烧烤餐厅,可以边吃烧烤、边喝啤酒边看夕阳。松弛到确实是松弛,但靠近烧烤座位一侧的玻璃都被油糊了,拍照不是很清楚。
我在旅途中刷抖音才知道,名古屋被称为全日本最无聊的城市。理由是名古屋的旅游资源偏少、也缺少夜生活商圈。
但我倒是觉得,如果是已经去过日本的几大旅游城市,想要去日本“度假”的。除了北海道之外,还可以考虑下名古屋是个不错的城市。一方面,无论怎样它和大阪、京都、东京一样是古城,但同时又是一个大城市,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日本一贯的购物体验。相比神户和横滨,虽然游客也少,但缺乏了“日本味”,有点过于现代化了。
整体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名古屋的日料真的都在排队。
精选评论
爱看!
真心觉得みゃくみゃく(世博会吉祥物)想癌细胞分裂.为什么没人懂我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