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果链、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孔乙己”

今天@OrangeCLK 在我的阅读社群里分享了一篇写苹果向中国以外地区迁移产业链的英文文章

文章本身没什么信息增量,只是这个话题一直以来的一个小更新,讲讲苹果又有什么计划了,现在进展到什么样了,中国反击到什么程度了。以及苹果在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的一些产能的推测。

自中美地缘政治紧张以来,苹果作为在中国产业链最深的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去向,就一直成为了全世界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也比较多了,其实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中主张苹果生产离不开中国的观点在国内也是占了上风,

印度在经济上不能被当做一个完整的国家来看待,这点与中国差异巨大。

它是一个没有主体民族和超多民族国家,有 100 多个民族,并且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仅占人口总数的 30%。这种多样化的人口结构也带来了碎片化的语言与教育水平,印度有22种法定语言,使用人数超过 100 万的语言有 29 种。几乎每个去印度出海的 App 上线时就得配齐 6~7 种语言才能算的上及格。

因此,你不能将“印度人口规模超越中国”、“印度劳动力价格低于中国”、“印度的人口结构优于中国”等同于印度拥有中国改开前期(约21世纪初)的人口红利。因为,在经济上,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无论是招工素质、管理、投资建厂以及销售都是如此。外商从哪个地区,以哪个民族和哪几种语言进入印度市场,约等于是只进入了印度的 1/10 或 1/5。

中国用 1986 年以来恢复的义务教育制度,保障了90年代后期以来富士康这样顶级国际制造业企业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力要求。

而印度,在短期内想要达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而印度以外的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则从人口规模上就难以支撑。

但是,凡事有个但是。

果链难以从中国迁走的前提是“现有生产模式不变”

什么是现有生产模式呢?就是以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支撑的大规模流水线作业。

如果你查查富士康的新闻就会发现,富士康早在 2011 年就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那刚好是骇人听闻的富士康“11连跳”的第二年,富士康深刻的意识到了整个生产线上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人”。尽管这一计划在 3 年后宣告失败,但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时机不对。

在那个命比纸薄的时代,工人的成本远低于机器,而且那时候的智能化也确实不行,“熄灯工厂”基本还停留在自动化专业的设想之中。

但 2023 年,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是工业 4.0 似乎已经到了临界点。

其实从 2015 年开始,工业 4.0 的概念就开始在中国的舆论界流行,但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智能系统在中国工业领域的渗透率应当不高。尽管一些头部企业进行了尝试与升级,但中国的许多产业带仍以中小工厂为主,他们很少真正关心智能制造。

这点你从智能制造的相关新闻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吹嘘自己智能工厂的新闻稿,要么来自于头部企业,要么是制造那些本身就比较高端的东西。

但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本身是一个超长尾,服装、食品、日用品、家具、鞋帽、建筑、玩具、小电器,这些“上不得厅堂”的东西才是中国一直以来供应链体量中的主力,也只有这些东西先智能生产了,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适应于智能制造的产业工人。

2020 年,疫情爆发没多久,我曾经去参观过一个口罩产线,他们之前生产的是与口罩相关的护理垫/吸水垫(住院手术时可能需要)。这是一家初具规模,并且有着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他们的护理垫在吸水性能、抗皱、抗破损、抗炎等方面都有着行业领先甚至第一的水平,同时也是国外几个知名顶级品牌的护理垫品牌的 OEM 厂商。

但当你进入他们的产线的时候,就会发现工作环境实在太差了。进入产线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头套、眼罩,出门上厕所需要卸下重新佩戴。机器轰鸣的声音让人和人之间对着耳朵大喊也听不到声音,工作时必须佩戴耳塞。车间的温度也必须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达到无菌的环境。

你让“孔乙己”们脱下长衫,去这样的工厂里当工人,我觉得他们大抵是不会去的,就算是送外卖也比这样的工作舒服太多。

但其实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车间里其实 95% 的工作都不是人在做,人只是几段机器之间的衔接器,以及处理一些普通机械确实搞不定的生产工艺(比如复杂折叠)。正如之前的一些专家说过的,中国的制造业主体都处在这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临界点”上,但由于过去几年经济因素的影响,老板们既不想,也没有余力鲤鱼跳龙门。

我们都在历史课本上学到过为什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德、日、美等“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没有技术包袱,当你的厂房里没有蒸汽机流水线的时候,你就更容易引入电气流水线。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上来讲,对于已经建成的工厂老板来说,在旧产线上修修补补的投入产出比要比全部推翻重新使用新技术的要高,这就是中国当下面临的问题。

站在暂时的上位角度,我们似乎很难认为工业 4.0 会首先发生在产业环境更薄弱的印度。但你要这么说,站在全球金融金字塔尖上的美国人也难以相信移动支付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

所谓弯道超车,就是在直线看不到路的情况下硬超过去的,不能以常规推理。

回到母题上来,以现有的生产模式来说,印度确实无法稳定提供如中国大陆一般稳定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但如果富士康以及其他果链厂商在印度投入的新工厂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呢?那么果链的迁移似乎就没那么困难了。

印度不一定能提供每年新增 1342.6 万(技校 395.5,职高 484.87,大专 462.25)左右相对高素质新增职业人才,但能看报表的,能操作工业系统的,能管理智能生产系统的更高阶人才,印度反而不会比中国少。

毕竟,被语言、宗教和民族割裂的只是巴别塔下的人,已经登塔的人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印度每年也有约 1000 万的本科生在的等着找工作。

在中国的产业链还在试图用旧机器驯化孔乙己的时候,如果印度的产业链从一张白纸开始围绕着孔乙己来建立。

事情,就不太妙咯。

评论尸 的头像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信息增量,请:

喜欢作者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精选评论

  1. SKYue 的头像

    有个疑问:如果是激进的机器自动化,与劳动力市场无关,为什么是印度呢?越南也行,甚至回美国也可以?

    1. 评论尸 的头像

      因为除了智能产业链本身之外,“制造智能产业链”——比如盖房——可能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并且依赖其他资源,仍然选择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会好一些。

  2. summer 的头像

    “已经灯塔的人是不会受到影响的”,看上下文应该是:“登塔”
    《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的作者也认为,目前迁移到印度和东南亚的制造业只是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他们的上游还是要依赖中国。短期看确实如此,但是会一直如此吗?

  3. xiaotianhu 的头像

    如果说用机器取代人是富士康的目标,在国内有什么实际的困难推行不下去呢。
    所以还是地缘政治的影响?这局最终美帝赢?

    1. 评论尸 的头像

      文章里讲了,历届技术变革都是在平地上比在已经建成的高楼上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