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归属于评论尸的一个收藏夹——浅度求索。
该收藏夹中专门收录由 AI 搜索产品回答的评论尸感兴趣的问题。所有内容均由 AIGC 生成,未经人工审计与修改,信息与观点可能存在过时、错误、不够准确。
问题:
使用英文搜索和推理,然后中文回答:
如果苹果如特朗普政策所倡导的那样,将全部产业链转移回美国,那么 iPhone 的价格将上涨多少?
要包含全部的计算过程和逻辑。
——2025 年 4 月 11 日
简要总结
本报告旨在分析若苹果公司(Apple Inc.)响应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倡导的政策,将其 iPhone 的完整产业链(包括零部件制造和最终组装)全部转移回美国本土,可能对 iPhone 零售价格产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对当前 iPhone 成本结构、中美劳动力成本差异、零部件物流与关税、美国运营成本及激励措施、以及苹果自身定价策略的研究。
核心结论指出,将 iPhone 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成本高昂的举措,面临巨大的实际操作挑战。仅将最终组装环节迁至美国,就可能因劳动力成本差异导致每部 iPhone 的制造成本增加约 145 至 270 美元。若要将零部件制造也迁回美国,考虑到重建庞大、专业化的供应链生态系统所需的高昂资本投入、美国更高的运营成本(法规、能源等)、规模经济的损失以及严重的熟练劳动力短缺,总单位成本的增加将远超此范围,可能高达数百甚至上千美元。
若将如此巨大的成本增幅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并维持苹果现有的高利润率结构,iPhone 的零售价格可能翻倍甚至更高,高端型号的价格或将突破 3500 美元。然而,考虑到市场竞争和价格弹性,苹果更可能采取多元化生产(如已在进行的印度、越南布局)、寻求关税豁免、与供应商分摊成本或部分吸收成本等策略,而非进行完全的美国本土化生产。因此,尽管“完全迁美”情景下的理论价格涨幅巨大,但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报告的关键假设包括劳动力时薪差异、单位组装工时、零部件国产化成本、激励措施有效性以及苹果的利润传导策略。
I. 当前 iPhone 制造成本结构
A. 物料清单 (BOM) 分析
理解 iPhone 潜在价格变动的第一步是解构其当前的制造成本。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 BOM)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构成一部 iPhone 的所有硬件组件的成本总和。需要强调的是,BOM 成本通常仅包含零部件采购费用,并不包括研发、软件开发、市场营销、分销物流、保修以及最终组装等其他成本 1。
根据多家分析机构的拆解报告,近年来高端 iPhone 的 BOM 成本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例如,TD Cowen 的分析显示,256GB 版本的 iPhone 16 Pro Max 的 BOM 成本(包含组件、包装盒和组装过程)约为 485 美元,相比其前代 iPhone 15 Pro Max 的 453 美元增加了约 32 美元 5。而 iPhone 15 Pro Max 本身的 BOM 成本就比 iPhone 14 Pro Max 高出 8% 到 12% 2。Nikkei 与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的分析给出了更高的 iPhone 15 Pro Max BOM 估算值,达到 558 美元 1,而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估算则约为 502 美元 6。基础版 iPhone 15 的 BOM 成本约为 423 美元,也比 iPhone 14 高出 16% 1。
BOM 成本的增加主要源于更先进、更昂贵的零部件。例如,iPhone 15 Pro Max 采用的业界首款 3 纳米制程 A17 Pro 芯片,其成本比 A16 芯片高出约 30 美元 6。创新的 5 倍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系统成本也大幅增加,据 Nikkei 估算,其成本是 iPhone 14 Pro Max 长焦镜头的近四倍,达到 30 美元 1,Counterpoint 则认为整个摄像头系统成本增加了 34%(约 25.1 美元) 6。此外,iPhone 15 Pro/Pro Max 采用的钛合金边框,其成本也比之前的不锈钢边框高出 18% 至 43%,绝对值增加约 7 至 50 美元 1。iPhone 16 Pro Max 的摄像头模组成本进一步增加,比上一代高出 10 美元 5。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分析机构对同一型号 iPhone 的 BOM 估算存在差异(例如 iPhone 15 Pro Max 的 502 美元 vs 558 美元)。这可能源于分析方法、零部件供应商选择、价格估算基准以及分析时间点的不同(例如,存储芯片价格波动较大 6)。这表明任何单一的 BOM 数据都只是一个估算值,苹果的实际成本会因其强大的议价能力和采购时机而波动。在后续分析中,我们将采用一个代表性的区间,例如将 iPhone 15 Pro Max 的 BOM + 组装成本基线设定在 580 美元左右(参考 19 的估算),同时承认其固有的不确定性。
此外,苹果自研零部件在 BOM 成本中的占比正在提升,例如 iPhone 15 Pro Max 中自研芯片、UWB、电源管理 IC 等占总 BOM 成本的 25%,高于 iPhone 14 Pro Max 的 22% 6。这虽然能让苹果获得规模经济和更好的性能控制,但也意味着更高的前期研发投入需要通过产品销售来摊销。
B. 中国组装和劳动力成本估算
iPhone 的最终组装主要在中国大陆由富士康(Foxconn)、和硕(Pegatron)等中国台湾合约制造商完成 11。这部分成本通常包含在部分 BOM 分析中(如 5),但更常被视为独立于纯粹零部件成本之外的制造费用。
精确估算当前每部 iPhone 的最终组装人工成本十分困难,因为它通常不被单独列出。早期的分析(2012年)基于当时的工资水平(约 1.78 美元/小时)和估算的工时(7-17 小时),推算出每部 iPhone 的劳工成本在 12.5 美元至 30 美元之间 14。一些非正式来源认为组装成本可能低至 10-15 美元 16。SimplyMac 网站估算 iPhone 15 Pro Max 的“无形资产+劳工/组装”成本为 35-45 美元,iPhone 16 则为 40-50 美元 18。近期有分析师(Wayne Lam)估计,在中国组装一部 iPhone 16 Pro 的劳工成本约为 30 美元 19。
尽管具体数字存在不确定性,但普遍共识是,相对于 iPhone 高昂的零部件成本(BOM 约 500-560 美元),在中国的最终组装人工成本所占比例非常小 12。这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优势:庞大、熟练且相对灵活的劳动力队伍,高度整合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无与伦比的生产规模 8。例如,富士康郑州工厂(被称作“iPhone 城”)高峰期可雇佣高达 35 万名工人,日产约 50 万部 iPhone 13。这种规模和效率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
然而,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是,虽然单位组装成本目前占比不高,但将这部分成本转移到美国却预计会导致总制造成本显著上升(例如,仅劳动力因素就可能使成本增加 25% 21)。这背后的原因是中美之间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即使组装成本的绝对值较低,乘以数倍的美国时薪后,其绝对增量也会变得相当可观。当这个增量被加到原有的高额 BOM 成本上时,就会导致总制造成本出现显著的百分比增长。因此,评估迁移影响时,不能只看当前成本占比,而必须关注成本差异的乘数效应。这也预示着,若在美国制造,通过自动化等手段降低组装工时将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在后续计算中,我们将基于近期分析师的估算,采用 30 美元作为中国组装人工成本的基准值。
II. 中美劳动力成本比较
A. 制造业工资分析
将 iPhone 生产迁至美国,最直接且影响最大的成本因素之一是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对比中美两国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产品组装行业的薪资水平,可以量化这一差异。
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显著增长,年均增幅在 10% 至 15% 之间 25,这主要受政府政策、生活水平提高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如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驱动。尽管如此,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低得多。有分析指出,2024-2025 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时薪约为 12 美元,而美国约为 30 美元 22。另一项估计认为,中国制造业工资约为美国同行的 20% 26。
具体到 iPhone 组装工人,情况可能更为悬殊。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 iPhone 生产线,据报道基础时薪约为 21 元人民币(约合 2.88 美元),尽管其他生产线或加班费可能更高 27。其他报道或估算给出的时薪范围从 1.78 美元(2012 年 14)、3.15 美元(2019 年起薪 28)、1-2 美元(平均 29)、3 美元(平均 30)到 4.20 美元 31 不等。需要注意的是,富士康等大型代工厂广泛使用派遣工和学生“实习生”,这可能进一步压低实际用工成本,并规避部分劳动法规限制(如派遣工比例不得超过 10% 的规定常被违反) 8。
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要高得多。虽然联邦最低时薪为 7.25 美元,但许多州和特定行业的工资远高于此 25。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显示,2023 年 5 月,“电气、电子和机电装配工”(不包括线圈绕线工等)的全国平均时薪为 21.03 美元,中位时薪为 19.47 美元 33。这一数字相较于 2022 年的 20.08 美元 36 和 2019 年的 17.62 美元 37 已有增长。工资水平也因地域和具体工种存在差异,例如加州的平均时薪为 23.62 美元 33,而航空航天领域的装配工薪资通常更高 36。这些官方数据通常还不包含福利、保险等额外负担。
综合来看,即便考虑到中国工资的上涨趋势,美国相关电子装配工人的时薪(约 21 美元)仍然是中国 iPhone 生产线工人基础时薪(约 3 美元)的 7 倍左右。即使是比较两国制造业的平均时薪(30 美元 vs 12 美元),美国也是中国的 2.5 倍 22。在估算劳动力成本增加时,我们将主要依据电子装配工的具体薪资对比,采用约 7 倍的差异作为计算基础,同时认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因为它未完全计入两国在福利、税收和社会成本上的差异。
B. 单位劳动力成本差异计算
为了估算将组装转移到美国所带来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增加,我们需要确定两个关键变量:每部 iPhone 的组装工时和中美工人的时薪差异。
估算每部 iPhone 所需的精确组装工时是一个挑战,因为苹果及其供应商并未公开此类数据。2012 年的一份报告曾提及,一部 iPhone 的总制造时间为 24 小时,其中可能包含 17 小时的劳动密集型操作 14。同年另一项基于 141 个工序、每步 3 分钟的推算得出约 7 小时的直接人工时间 15。更早的 2008 年研究显示组装一个 iPod 仅需 10 分钟 39,但这显然不适用于结构复杂得多的现代 iPhone。考虑到 iPhone 组装的复杂性和包含的测试环节,以及近期分析师估算的 30 美元中国组装成本(基于约 3 美元时薪) 19,这反向推算出每部手机大约需要 10 个工时。这个数字在现有信息下似乎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中间估计。我们将采用 10 小时/单位 作为核心假设进行计算,但必须强调其不确定性。
基于此假设,我们可以计算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美国电子装配工平均时薪(约 21.03 美元)减去中国 iPhone 生产线工人时薪(约 3.00 美元),得出时薪差异约为 18.03 美元。
将此时薪差异乘以假设的单位工时:18.03 美元/小时 × 10 小时/单位 = 约 180 美元/单位。
这个计算结果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估算存在一定的可比性。该行报告指出,仅将最终组装转移到美国,就会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导致总制造成本增加 25% 21。如果以 580 美元(BOM+中国组装成本)为基准,25% 的增幅意味着增加 145 美元。这与我们计算出的 180 美元较为接近。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仅因劳动力成本差异,将 iPhone 组装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每部手机的成本将增加 145 至 180 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估算对“单位工时”假设高度敏感。如果实际工时因自动化程度提高而低于 10 小时(例如 5 小时),成本增加将减半;如果实际工时更长(例如 15 小时),成本增加将提高 50%。缺乏精确工时数据是本分析的一个主要不确定性来源,最终报告必须强调这一点。这也再次说明,在美国进行制造若想具备成本竞争力,大规模投资于自动化以减少人工工时将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III. 将组装转移到美国的影响
A. 组装成本增加估算
如前所述,基于中美劳动力时薪的巨大差异和对单位组装工时的估算,仅将 iPhone 的最终组装环节从中国转移到美国,预计将导致每部手机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增加 145 至 180 美元。
其他分析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尽管具体数字有所不同。美国银行多次强调,仅因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转移组装就会使制造成本增加 25% 21。分析师 Wayne Lam 的估算更为激进,认为美国的组装成本可能是中国的十倍,从每台 30 美元跃升至 300 美元,意味着成本增加 270 美元 19。
这些数字突显了劳动力成本在跨国比较中的巨大影响。虽然组装成本在中国可能只占总成本的一小部分,但由于美国的工资水平是中国的数倍,转移组装环节会对总成本产生不成比例的巨大冲击。我们将采用 145 至 270 美元 这个区间作为仅转移组装环节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估算。
然而,用户查询的情景是“全部产业链转移回美国”,这远比仅转移最终组装复杂得多。一些更为极端的估算,如 Dan Ives 预测在美国制造的 iPhone 价格将达到 3500 美元(相比当前约 1000 美元) 41,或 Glenn Luk 预测的 3 万至 10 万美元 42,显然考虑了远超组装劳动力成本的因素,例如零部件制造、供应链重建、研发和运营开销等。这些将在后续章节进一步探讨。
B. 零部件采购与物流挑战
苹果的 iPhone 供应链是全球化的典范,其零部件来自全球 43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供应商 12。下表列出了一些关键零部件及其主要供应商的地理分布:
表 1:iPhone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及地点示例
零部件类别 | 主要供应商 (示例) | 主要制造/设计地点 (示例) |
处理器 (A系列/M系列) | 台积电 (TSMC) | 中国台湾 12 |
显示屏 (OLED/LCD) | 三星 (Samsung), LG | 韩国 1 |
京东方 (BOE), 夏普 (Sharp), JDI | 中国大陆, 日本 17 | |
存储 (NAND Flash) | 铠侠 (Kioxia)/东芝 (Toshiba), 三星 (Samsung), 美光 (Micron) | 日本, 韩国, 美国 2 |
内存 (DRAM) | 三星 (Samsung), SK 海力士 (SK Hynix), 美光 (Micron) | 韩国, 美国 |
摄像头模组 | 索尼 (Sony), LG Innotek, 夏普 (Sharp), 大立光 (Largan) |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2 |
调制解调器/射频 | 高通 (Qualcomm), 博通 (Broadcom), Qorvo, Skyworks | 美国 17 |
电池 | 欣旺达 (Sunwoda), 德赛 (Desay), 比亚迪 (BYD), LG Chem | 中国大陆, 韩国 8 |
音频芯片 | 思睿逻辑 (Cirrus Logic) | 美国 17 |
传感器 (加速计等) | 博世 (Bosch), STMicroelectronics | 德国, 瑞士 17 |
玻璃/外壳 | 康宁 (Corning), 蓝思科技 (Lens), 伯恩光学 (Biel), 鸿海 | 美国, 中国大陆, 香港 12 |
最终组装 | 鸿海/富士康 (Foxconn), 和硕 (Pegatron), 立讯精密 (Luxshare), 纬创 (Wistron) | 中国大陆 (主要), 印度, 越南, 巴西 11 |
注:此表仅为示例,苹果的完整供应商名单包含数百家公司,且可能随时间变化。地点主要指设计或关键制造环节所在地。
这个高度分散且专业化的供应链网络是苹果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 iPhone 的基础。将这个网络完整地搬迁到美国本土,意味着需要在美国国内重建或找到替代供应商来生产所有这些精密部件。这不仅成本极高(例如,建造一座先进的芯片制造厂需投资超百亿美元 51),而且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 19。
一个更现实(但仍具挑战性)的中间情景是:仅将最终组装转移到美国,而零部件继续从全球(主要是亚洲)采购。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前述的 145-270 美元/单位的组装劳动力成本增加外,还会产生额外的物流成本和潜在的关税成本 21。
- 物流成本:将来自亚洲各地的零部件运往美国的组装厂,相比目前集中运往中国大陆的工厂,运输距离和复杂性可能增加,导致更高的运输费用和更长的交付周期 54。虽然最终产品在美国国内的分销成本可能降低,但零部件的入境物流成本增加可能更为显著。
- 关税成本:这是最大的潜在成本驱动因素。如果美国对从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口的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例如特朗普政府提出的 10% 通用关税、60% 对华关税,或实际执行过的 125% 对华关税 21),这将直接增加 BOM 成本。考虑到 iPhone BOM 成本高达 500 多美元,即使只有一部分零部件来自受关税影响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关税成本也可能达到数百美元。例如,美国银行估计,若在美国组装但仍需进口大量中国零部件并支付关税,总成本增幅可能高达 90% 以上 21。对价值 580 美元的 iPhone 生产成本施加 125% 的关税将增加 725 美元 41。
因此,在“组装迁美,零部件进口”的情景下,总成本增加将是组装劳动力成本增加(145-270 美元)加上潜在的高额零部件关税(可能高达数百美元)。这使得总成本增幅远超仅考虑劳动力的情况。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的困境:仅转移组装,会面临高昂的美国劳动力成本和潜在的零部件关税风险;而转移整个供应链(零部件+组装),虽然能避免零部件关税,但需要承担在美国复制整个庞大、专业化、高成本的零部件制造生态系统的巨大代价,同时失去亚洲已有的规模经济和专业知识积累。这两种路径都预示着显著的成本上升,也解释了为何苹果当前的策略侧重于在中国以外的低成本地区(如印度、越南)进行多元化布局,而非大规模回流美国本土。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单一地区的风险和关税,而无需承担在美国制造的全部成本劣势。
IV. 美国制造业运营环境
除了直接的劳动力和零部件成本,将 iPhone 生产迁至美国还需考虑当地的整体运营环境,包括政府激励政策的潜在利好,以及法规、能源、基础设施等带来的额外成本和挑战。
A. 潜在的政府激励措施
近年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回流的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该法案总计授权约 2800 亿美元,其中 527 亿美元用于直接支持半导体产业,包括:
- 390 亿美元用于制造业激励,以补助金、贷款或贷款担保的形式,支持在美国本土新建、扩建或装备半导体制造设施(fabs)及相关供应链企业 58。
- 25% 的投资税收抵免 (ITC),适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设施的投资成本 59。
- 110 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研发活动 58。
- 20 亿美元用于国防相关的微电子研发、制造和劳动力培训 59。
- 其他资金用于国际合作、劳动力发展和区域技术中心建设 58。
这些激励措施已促使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在内的主要半导体公司宣布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建厂 60。苹果公司也计划使用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新建工厂的产能 43。此外,《通胀削减法案》(IRA)也为电池等清洁能源相关制造业提供了生产税收抵免,据称可使美国电池生产成本低于中国 64。州和地方政府也可能提供额外的配套激励(尽管如威斯康星州对富士康的巨额补贴案例显示了其风险和不确定性 51)。
然而,这些激励措施是否足以抵消在美国制造 iPhone 的巨大成本劣势,仍存在疑问。首先,CHIPS 法案的总资金规模(约 527 亿美元)虽然庞大,但相对于重建苹果庞杂供应链(涉及数百家供应商和多种技术)所需的投资而言可能杯水车薪 65。建造一座领先的芯片工厂就需要 100 亿美元以上 51。其次,激励措施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部分相关领域,未必能覆盖 iPhone 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如显示屏、外壳、声学元件等)。第三,激励措施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执行效率、申请门槛以及能否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配套问题 61。因此,虽然政府激励能为特定环节(如先进芯片制造)提供一定支持,但不太可能凭此就让整个 iPhone 供应链在美国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性。
B. 增加的运营成本
在美国运营制造工厂,除了劳动力成本外,还需面对其他一系列可能高于中国的运营成本:
- 监管合规成本:美国在环境、健康、安全(OSHHS)等方面的法规通常比中国更为严格,合规成本更高。据估计,2022 年美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每年承担的联邦法规成本高达每位员工 29,100 美元,是美国企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其中环境法规是主要构成部分 66。小型制造企业承担的单位成本甚至更高(每位员工 50,100 美元) 66。虽然中国的环保法规也在收紧,但历史上的相对宽松是其成本优势之一 67。
- 能源与公用事业成本: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通常高于中国,尤其是在某些得到政府补贴或以煤电为主的中国工业区 69。水资源对于电子制造业也至关重要,其成本和获取便利性也需考虑 70。
- 原材料成本:总体而言,中国的原材料成本被认为比美国低约 10%,尤其是在玻璃、硅料等方面 69。中国在稀土等电子产品必需的关键矿产资源方面也具有优势 54。虽然美国在某些化工原料上可能存在优势 69,但整体来看,在美国获取所有 iPhone 所需原材料的成本可能更高。
- 物流与基础设施:虽然美国国内物流发达,但如前所述,若零部件仍需从全球进口,将增加物流复杂性和成本 54。中国围绕其制造业中心建立了高效的物流网络 13。
这些额外的运营成本叠加在已经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之上,进一步加大了在美国制造 iPhone 的成本压力。即使通过高度自动化显著降低了直接人工成本,这些间接成本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需要大量的激励措施或技术突破才能弥补。
C. 劳动力可用性与技能差距
成本之外,一个更根本的挑战在于美国是否有足够规模和具备适当技能的劳动力来支持 iPhone 级别的超大规模、高精度电子制造。
美国制造业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尤其是技术工人。据估计,到 2030 年,美国制造业可能有多达 210 万个职位空缺无法填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72。半导体行业作为其中的关键领域,预计到 2029 年将面临 5.9 万至 14.6 万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缺口,即使考虑到 CHIPS 法案的培训计划也难以完全弥补 74。
iPhone 的生产不仅需要庞大的普通装配工人队伍(高峰期数十万人),还需要大量具备精密制造、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13。然而,美国现有的制造业劳动力队伍不仅规模相对不足(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制造业约 100 万人,电气设备与组件制造业约 40 万人 72),而且存在技能结构不匹配的问题。美国教育体系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熟练技术工人供给不足 21。同时,现有制造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大量经验丰富的工人即将退休,加剧了技能断层 62。
苹果 CEO 蒂姆·库克曾明确指出,选择在中国制造的关键原因之一是那里拥有大量具备所需职业技能的工人,而这种规模和集中度在美国是缺乏的 21。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失败,部分原因也与难以招募到足够数量和技能的工人有关 77。
因此,即使解决了成本问题,美国目前也缺乏支持 iPhone 每年数亿台产量所需的劳动力基础。培养这样一支庞大的、具备专业技能的队伍需要长期、大规模的教育和培训投入,远超现有政策范畴。这可能是将 iPhone 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最难以逾越的实际障碍。
D. 可行性考量:威斯康星富士康项目的教训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投资项目为评估在美国建立大型电子制造基地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该项目最初承诺投资 100 亿美元建设先进的 10.5 代 LCD 面板工厂,并创造 13,000 个就业岗位,以换取超过 40 亿美元的州和地方政府补贴,这是美国历史上给予外国公司的最大规模补贴 51。
然而,该项目最终未能兑现承诺。原定的 10.5 代线计划因未能吸引关键的上游供应商(如大型玻璃基板制造商)落户而被缩减为规模小得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 6 代线,甚至一度被重新定位为“研究中心”而非制造工厂 78。承诺的就业岗位数量也远未达成,2018 年仅雇佣了 178 人,远低于目标的 260 人 79。
威斯康星项目的经验揭示了几个关键教训:
-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现代电子制造高度依赖于一个紧密协作的供应商网络。仅仅吸引一家龙头企业(如富士康)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配套产业链的同步迁移或建立,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7。iPhone 的供应链比 LCD 面板更为复杂,涉及数百家专业供应商,在美国重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的难度可想而知。
- 成本与市场现实:即使有巨额补贴,美国的制造成本(包括劳动力、运营、建设等)仍然高昂。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如 LCD 面板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投资决策的可行性 78。
- 劳动力挑战:虽然未被明确列为失败主因,但隐含的挑战是如何在美国招募、培训并留住大规模、具备特定技能的制造业劳动力 77。
- 承诺与执行风险:大型跨国投资项目,特别是涉及政府巨额补贴的项目,存在承诺无法兑现的风险。富士康在全球范围内有过多次宣布大型投资计划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的记录 51。
- 政策与监管复杂性:项目涉及到复杂的土地征用、环保审批(威斯康星州为富士康提供了环保法规豁免 70)、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发放监管等问题,增加了执行难度和争议。
总之,富士康威斯康星项目表明,在美国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大型电子制造基地极其困难,即使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对苹果将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的设想构成了严峻的现实挑战。
V. 总单位成本增加估算
A. 综合成本因素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估算将 iPhone 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可能导致的单位成本增加。这个估算需要整合劳动力成本差异、零部件制造成本变化、运营成本差异以及潜在的政府激励抵消效应。
- 劳动力成本增加(仅组装):如前所述,仅将最终组装环节迁至美国,预计增加成本 145 – 270 美元/单位 19。
- 零部件制造成本增加:这是“完整产业链迁移”情景下最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增量来源。在美国新建或寻找替代供应商生产所有 iPhone 零部件(从先进芯片到基础材料)将面临:
- 高昂的资本支出:建造先进晶圆厂、显示屏工厂、电池工厂等需要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投资。
- 更高的运营成本:如前述,美国的能源、法规、部分原材料成本可能更高 56。
- 规模经济损失:亚洲供应商(如台积电、三星)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能有效摊薄成本。在美国重建同等规模难度极大,初期成本会非常高。
- 专业知识与生态系统缺失:美国缺乏亚洲那样成熟、集中的电子制造生态系统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储备 21。
- 研发与学习曲线成本:新工厂、新工艺需要时间来优化良率和效率。 精确量化这些因素对所有零部件总成本的影响非常困难,但其增加值无疑将远超组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考虑到 Dan Ives 估计在美国制造的 iPhone 售价将达到 3500 美元(意味着成本可能增加 2000 美元以上) 41,这暗示了零部件本土化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
- 运营成本增加:除了直接的制造成本,在美国运营的整体管理、物流、合规等成本也可能更高 56。
- 激励措施抵消:CHIPS 法案等提供的补贴和税收抵免可以部分抵消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但如前分析,其规模和范围可能不足以覆盖整个供应链迁移的成本 58。IRA 对电池成本的降低效应较为显著 64,但对 iPhone 整体成本影响有限。
综合来看,在“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这一极端情景下,单位成本的增加将是极其巨大的。保守估计,除了组装成本增加的 145-270 美元外,零部件本土化和运营成本增加(扣除激励后)可能轻易达到数百美元,甚至超过 1000 美元。因此,总单位成本增加很可能在 500 美元到 1500 美元以上 的范围内,具体取决于对零部件本土化难度和成本的假设。
B. 关税影响
在讨论成本增加时,必须明确关税的作用。关税主要影响的是未能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或零部件。
- 情景1:组装在中国,成品进口美国。这是当前主要模式。若美国对中国进口的 iPhone 成品征收高额关税(如假设的 60% 或实际执行的 125%),则每部手机的进口成本将直接增加关税额。基于 580 美元的生产成本,60% 关税增加 348 美元,125% 关税增加 725 美元 41。
- 情景2:组装在印度/越南,成品进口美国。若美国对这些国家也征收关税(如 26% 对印度,46% 对越南),则进口成本同样增加。基于 580 美元成本,26% 关税增加 151 美元,46% 关税增加 267 美元 45。
- 情景3:组装在美国,零部件从中国等国进口。此时成品免关税,但进口零部件可能面临关税。若价值数百美元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并被征收 125% 关税,BOM 成本将急剧上升,总成本增幅可能超过 90% 21。
- 情景4:完整产业链在美国。这是用户查询的核心情景。在此理想化状态下,由于所有生产环节均在美国国内完成,理论上可以完全避免美国的进口关税。
可见,关税是除“完整产业链迁美”之外所有其他情景下成本增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关税的存在使得维持海外生产(尤其是在中国)的成本风险极高。然而,“完整产业链迁美”虽然能规避关税,却面临着前述的、可能更为高昂的本土生产成本增加。
表 2:不同情景下 iPhone 单位成本增加因素估算
情景描述 | 主要成本增加来源 | 估算成本增加范围 (美元/单位) | 备注 |
1. 维持中国组装 + 高额对华关税 (60%-125%) | 成品关税 | 350 – 725+ | 假设生产成本 580 美元。未考虑供应链为规避关税可能产生的额外成本。 |
2. 组装迁至印度/越南 + 相应关税 (26%-46%) | 组装劳动力成本略增 + 成品关税 | 150 – 300+ | 假设生产成本基数不变。印度/越南劳动力成本仍低于中国,但高于最低水平。关税是主要增量。 |
3. 组装迁至美国 + 关键零部件进口 + 关税 | 美国组装劳动力成本 (145-270) + 零部件关税 (可能数百) + 物流调整 | 500 – 800+ | 极度依赖零部件来源国和关税税率。BofA 估计总成本增 90%+ 21。 |
4. 完整产业链迁至美国 (用户查询情景) | 美国组装劳动力成本 (145-270) + 零部件本土化巨额成本 + 美国运营成本 – 激励抵消 | 500 – 1500+ | 理论上无关税。成本主要来自重建供应链、高劳工/运营成本、规模损失。范围高度依赖对零部件本土化成本的假设。 |
注:此表为简化估算,实际成本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范围基于报告中引用的数据和分析。
VI. 制造成本到零售价格的转化
A. 苹果的定价策略与利润率
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不直接等同于零售价格的同等上涨。苹果公司以其高利润率和基于品牌、价值感而非简单成本加成的定价策略而闻名 8。
iPhone 的物料清单(BOM)成本通常只占其零售价的 40%-50% 左右 2。例如,BOM 成本约 502-558 美元的 iPhone 15 Pro Max,其起售价为 1199 美元。这意味着苹果拥有显著的毛利润空间( Nikkei 估计 iPhone 15 Pro Max 毛利率为 53.5% 1)。这部分利润不仅用于覆盖巨额的研发投入(包括硬件和 iOS 软件系统)、市场营销、全球零售网络(Apple Store)运营、物流分销、保修服务和公司管理费用,还需要为股东带来丰厚回报 1。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和生态系统,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部分的营业利润 8。
面对成本上升,苹果理论上可以选择:
- 完全转嫁:提高零售价以完全覆盖增加的成本,并维持原有的利润率。
- 部分吸收:提高零售价,但幅度小于成本增加值,牺牲部分利润率以维持销量和市场份额。
- 完全吸收:维持零售价不变,完全由利润承担增加的成本(仅在成本增加幅度较小时可能)。
- 调整产品:通过改变产品配置、功能或材料来抵消部分成本增加。
考虑到本报告分析的“完整产业链迁美”情景下,单位成本增加可能高达 500-1500 美元甚至更多,这远超苹果历史上经历的成本波动。对于占其总收入近一半的核心产品 iPhone 41,苹果完全吸收如此巨大的成本增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种极端情景下,显著的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
B. 零售价格上涨幅度估算
基于前文估算的单位成本增加(完整迁美情景下为 500-1500+ 美元)以及对苹果定价策略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测潜在的零售价格影响。
- 若维持利润率:假设苹果的目标是维持现有的毛利率水平(例如,成本约占售价的 50%),那么每 1 美元的成本增加,理论上需要对应 2 美元的零售价上涨。
- 若单位成本增加 500 美元,零售价可能上涨 1000 美元。
- 若单位成本增加 1000 美元,零售价可能上涨 2000 美元。
- 若单位成本增加 1500 美元,零售价可能上涨 3000 美元。
- 结合分析师预测:
- Dan Ives 估计在美国制造的 iPhone 售价将达到 3500 美元(基准为 1000 美元),意味着零售价增加 2500 美元 41。这与上述“维持利润率”下的高成本增幅(如 1250 美元成本增加导致 2500 美元价格上涨)逻辑一致。
- 其他分析师对“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预测也提供了参考。UBS 预测 125% 对华关税可能使 1199 美元的 iPhone 涨价 675 美元至 1874 美元 41。Rosenblatt 预测关税可能导致 43% 的价格上涨,或使 1599 美元的顶配 iPhone 涨至近 2300 美元 41。CTA/TPW 预测 60% 对华关税等可能使智能手机价格上涨 26%-37% 57。这些数字虽然针对不同情景,但也表明数百美元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对显著成本冲击的预期反应。
表 3:完整产业链迁美情景下 iPhone 潜在零售价格估算
假设单位成本增加 (美元) | 假设价格传导策略 | 潜在零售价增加 (美元) | 示例:当前 $1199 iPhone Pro Max 潜在新零售价 (美元) |
500 | 维持毛利率 (成本占售价~50%) | 1000 | 2199 |
500 | 成本完全转嫁 (价格+500) | 500 | 1699 |
1000 | 维持毛利率 (成本占售价~50%) | 2000 | 3199 |
1000 | 成本完全转嫁 (价格+1000) | 1000 | 2199 |
1500 | 维持毛利率 (成本占售价~50%) | 3000 | 4199 |
1500 | 成本完全转嫁 (价格+1500) | 1500 | 2699 |
(参考 Ives 估算) | (隐含高成本+维持利润率) | 2500 | 3500 (基于 $1000 基准价) |
注:此表为说明性估算。实际价格将取决于苹果最终的成本控制、定价策略和市场反应。
结论:若苹果真的将完整产业链迁至美国,iPhone 的零售价格极有可能上涨数千美元。基础型号的价格可能轻松突破 2000 美元,而 Pro 型号的价格可能达到 3000-4000 美元甚至更高。
然而,如此巨大的价格涨幅无疑会严重冲击 iPhone 的市场需求和苹果的竞争力。价格弹性是关键考量因素。即使是拥有忠实用户群和强大生态系统的苹果,也必须面对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销量急剧下滑的风险。一个售价 3500 美元的 iPhone 可能从“高端必需品”沦为“奢侈品”,彻底改变苹果的市场定位。因此,这种极端的价格上涨本身就构成了对“完整产业链迁美”可行性的否定。苹果极有可能会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加强在印度、越南等地的多元化生产、积极游说政府寻求豁免、与供应商协商成本分摊、甚至牺牲部分利润率——来避免走到这一步。
VII. 苹果的多元化与缓解策略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苹果公司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行供应链多元化战略,以降低对单一国家(尤其是中国大陆)的过度依赖,并试图缓解潜在的关税冲击。
A. 当前的多元化努力
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并非仅仅是对近期关税政策的被动反应,而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的战略布局,旨在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 84。主要方向包括:
- 印度:自 2017 年起,苹果开始在印度组装 iPhone,最初是旧款型号,现已扩展到最新型号 43。印度的 iPhone 产量增长迅速,据报道在 2024 财年已占全球总产量的 14%-15% 87,出口额达到 128 亿美元 87。苹果的目标是到 2025 或 2027 年将印度产量占比提升至 25% 63。富士康、和硕、纬创等主要代工厂商以及本土的塔塔电子(Tata Electronics)都在印度扩大了生产规模 23。印度政府的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吸引了苹果的投资 93。
- 越南:越南已成为苹果重要的生产基地,尤其是在 AirPods、Apple Watch、iPad 和部分 MacBook 等产品的组装方面 96。据估计,到 2025 年,越南可能生产苹果 65% 的 AirPods 和 20% 的 iPad 及 Apple Watch 96。苹果已将多家中国台湾供应商的工厂迁至越南 96。越南地理上靠近中国大陆的供应链中心,且拥有相对低廉和充足的劳动力 96。不过,近期有报道称,由于越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潜在的贸易风险,苹果可能正在放缓在越南的 MacBook 扩张计划,并将部分产能转向印度 94。
- 其他地区:苹果也在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地拥有生产活动 12。同时,苹果宣布了在美国的大规模投资计划(超过 5000 亿美元),但主要集中在研发、数据中心以及特定高端组件(如使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生产的芯片),而非大规模的 iPhone 最终组装 43。
尽管多元化努力显著,但中国大陆在全球 iPhone 生产中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估计占比仍在 80% 左右 45 (有报道称整体产品 90% 以上在中国制造 96)。要在印度等地复制中国成熟的基础设施、庞大的熟练工人群体和高效的供应商网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瓶颈、劳动力培训、复杂的官僚程序等 63。
B. 多元化对关税缓解的有效性
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规避或降低美国关税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在关税政策主要针对中国或各国税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85。例如,面对美国对华征收的高达 125% 的关税,将生产转移到仅面临 26% 关税的印度或 46% 关税的越南,显然能节省大量成本 82。苹果在关税生效前从印度紧急空运 iPhone 到美国,正是利用了这种税率差 41。
然而,当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美国采取更广泛的“互惠关税”或普遍关税政策时,多元化的避税效果就大打折扣。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对印度(26%)、越南(46%)、马来西亚(24%)、中国台湾(32%)、韩国(25%)、日本(24%)等苹果供应链上的重要国家和地区施加了显著的关税 41。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税率仍低于对中国的 125%,但相比之前的零关税或低关税,成本依然大幅增加。此时,地理多元化的主要优势从“避税”转向了更广泛的“风险分散”,即避免因单一地区(如中国)的突发事件(如疫情封锁、地缘冲突)导致整个供应链中断 53。
如果未来美国实施统一的进口关税(例如对所有国家征收 10% 57),那么在印度或越南生产相对于在中国生产的关税优势将进一步缩小,成本差异将更多地由劳动力、运营效率等非关税因素决定。这表明,在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的时代,仅靠地理多元化可能不足以保证长期的成本稳定和供应链安全。
C. 潜在的关税豁免
面对高额关税,苹果的另一个重要应对策略是寻求美国政府的关税豁免。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苹果曾成功游说,为其部分产品(如 Apple Watch、AirPods 等)争取到了关税豁免 53。苹果 CEO 蒂姆·库克以其娴熟的外交手腕和与政策制定者的沟通能力著称 100。
然而,对于 2025 年初宣布的新一轮关税,能否再次获得豁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包括:
- 法律依据不同:据摩根士丹利分析,新关税是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的,该法案可能不像之前的贸易法那样设有标准的豁免申请程序。豁免可能需要总统直接批准,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103。
- 政治环境变化:当前的政治气候和贸易谈判的重点可能与几年前不同,政府的考量和优先事项可能发生变化。
- 苹果的筹码:虽然苹果宣布了在美国进行 5000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52,但这能否足以换取对其主要利润来源 iPhone 的关税豁免,分析师表示怀疑。因为这些投资主要用于研发和部分高端制造,绝大多数产品仍在海外生产 103。政府可能要求苹果做出更实质性的美国本土制造承诺。
因此,摩根士丹利仅给予苹果获得豁免 20% 的可能性 103。尽管其他机构(如美国银行 106)或市场人士仍抱有希望 107,但依赖豁免显然是一个高风险策略。未能获得豁免将使苹果直面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对苹果的战略规划和市场估值产生了影响 103。
VIII. 结论与关键假设
A. 研究结果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将 iPhone 完整产业链(包括零部件制造和最终组装)完全迁回美国本土对 iPhone 零售价格的潜在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成本大幅增加:将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将导致 iPhone 单位制造成本急剧上升。仅最终组装环节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就可能增加 145-270 美元。若要将庞大且高度专业化的零部件供应链也迁回美国,考虑到高昂的资本投入、运营成本(法规、能源)、规模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总单位成本增加预计将达到 500 美元至 1500 美元以上。
- 零售价格飙升:若将如此巨大的成本增幅转嫁给消费者以维持苹果现有的高利润率,iPhone 零售价格可能翻倍甚至更高。基础型号售价或超 2000 美元,高端 Pro 型号可能达到 3500 美元甚至更高。
- 可行性极低:除了惊人的成本外,在美国重建完整的 iPhone 供应链生态系统面临巨大的实际挑战,尤其是缺乏足够规模的、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队伍,以及难以复制亚洲供应商网络的效率和专业知识。威斯康星富士康项目的失败案例也印证了在美国建立大型电子制造基地的困难。
- 关税的关键作用:在除“完整产业链迁美”之外的所有情景中(如维持中国组装、转移至印度/越南组装、美国组装但进口零部件),美国施加的关税都是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的关键因素。关税使得维持或转移海外生产的成本风险极高。
- 多元化策略的局限性:苹果向印度、越南等地的多元化生产布局,虽然有助于分散风险,但在广泛的关税政策下,其缓解成本压力的效果有限。
- 豁免的不确定性:苹果能否获得关税豁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依赖豁免是高风险策略。
B. 计算逻辑回顾
本报告的估算逻辑遵循以下步骤:
- 分析当前 iPhone 的 BOM 成本和中国的组装人工成本估算,确定成本基线。
- 对比中美两国制造业(特别是电子装配工)的时薪水平,计算出显著的劳动力成本差异。
- 结合估算的单位 iPhone 组装工时,计算出仅转移组装环节带来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增加。
- 分析将零部件制造也迁回美国所需面对的资本投入、运营成本(法规、能源、物流)、规模经济损失和劳动力挑战,定性判断其将导致远超组装成本增加的巨额成本上升。
- 评估美国政府激励措施(如 CHIPS 法案)的潜在抵消作用,认为其规模和范围不足以完全弥补完整供应链迁移的成本劣势。
- 综合以上因素,估算出“完整产业链迁美”情景下的总单位成本增加范围。
- 分析关税在不同生产布局情景下的影响,强调其作为成本驱动因素的重要性。
- 基于苹果的高利润定价策略,探讨制造成本增加如何转化为零售价格上涨,并结合分析师预测,估算出潜在的零售价格区间。
- 讨论苹果当前的多元化和寻求豁免等缓解策略及其有效性。
C. 关键假设说明
本报告的分析和估算建立在以下关键假设之上:
- 情景定义:“完整产业链迁回美国”被理解为 iPhone 的最终组装和所有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均在美国本土进行。
- 成本基线:采用了公开分析报告中关于 iPhone BOM 和中国组装成本的代表性估算值(例如,BOM+组装成本约 580 美元)。
- 单位工时:假设每部 iPhone 的最终组装(含测试)需要约 10 个工时。这是影响劳动力成本增加估算的关键变量,且存在不确定性。
- 工资差异:假设美国电子装配工的有效时薪(考虑基本工资)约为中国 iPhone 生产线工人的 7 倍(基于约 21 美元 vs 约 3 美元)。未完全量化福利、税收等间接成本差异。
- 零部件本土化成本:假设在美国复制零部件制造的成本(资本、运营、规模损失等)将导致单位成本增加数百至上千美元。这是一个高度不确定且难以精确量化的假设。
- 运营成本:假设美国的法规、能源等运营成本普遍高于中国。
- 自动化水平:隐含假设美国的自动化水平与当前相似,使得劳动力成本差异成为主要因素。若美国采用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劳动力成本影响会减小,但资本投入会增加。
- 劳动力供给:假设美国在短期内无法满足 iPhone 级别的大规模、高技能劳动力需求。
- 价格传导:假设苹果在面临巨大成本压力时,会倾向于将大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维持利润率。实际定价策略会更复杂。
-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和政策(截至 2025 年初),未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技术突破、地缘政治格局剧变或未预期的政策调整。
- 数据来源:依赖第三方分析报告和新闻报道,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估算偏差或时效性问题。
本报告旨在基于现有信息提供一个对极端情景的量化分析框架。实际结果将取决于众多动态变化的因素和苹果公司的战略抉择。
引用的著作
- BoM analysis of the Apple iPhone 15 (Plus) and iPhone 15 Pro (Max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BoM-analysis-of-the-Apple-iPhone-15-Plus-and-iPhone-15-Pro-Max-reveals-significantly-higher-production-costs.760590.0.html
- Cost of iPhone 15 Pro Max components rises 12% | Cult of Ma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ultofmac.com/news/cost-of-iphone-15-pro-max-components-rises-12
- iPhone 15 Pro Max Is Apple’s Most Expensive Flagship To Build, Costs $558 To Make; All iPhone 15 Models Are Pricier Than The iPhone 14 Lineup – Reddi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reddit.com/r/iphone/comments/179xvh7/iphone_15_pro_max_is_apples_most_expensive/
- How Much Does It Cost Apple to Make an iPhone? : r/gadgets – Reddi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reddit.com/r/gadgets/comments/di7drw/how_much_does_it_cost_apple_to_make_an_iphone/
- iPhone 16 models cost a little more to make than the iPhone 15 – AppleInside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24/10/01/iphone-16-models-cost-a-little-more-to-make-than-the-iphone-15
- BoM Analysis: iPhone 15 Pro Max Costs $37.7 More Than iPhone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insights/bom-analysis-iphone-15-pro-max-costs-37-7/
- iPhone 15 Pro Max costs Apple 8% more to make – 9to5Ma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9to5mac.com/2023/11/09/iphone-15-pro-max-costs-apple/
- The Cost of Making an iPhone – Investoped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0912/the-cost-of-making-an-iphone.aspx
- CR: Components for $1,199 iPhone 15 Pro Max cost $502 – GSMArena.com new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gsmarena.com/cr_components_for_1199_iphone_15_pro_max_cost_502-news-60527.php
- Apple’s iPhone 15 Pro Max component costs broken down, unit is about eight percent more expensive to make than the iPhone 14 Pro Max – O’Grady’s PowerPag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powerpage.org/apples-iphone-15-pro-max-component-costs-broken-down-unit-is-about-eight-percent-more-expensive-to-make-than-the-iphone-14-pro-max/
- US stock market closes lower after Trump’s latest tariff threats – AP New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pnews.com/article/trump-tariffs-global-trade-us-markets-670c72738d08073ea15cb0ac0c493618
- Apple supply chain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ple_supply_chain
- iPhone Manufacturing Countries | Where Are They Made? | G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gesrepair.com/where-are-iphones-manufactured/
- iPhone manufacturing costs revealed? – CNE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net.com/culture/iphone-manufacturing-costs-revealed/
-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manufacture an iPhone? – Asymco,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symco.com/2012/02/22/the-iphone-manufacturing-cost-structure/
-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make an iPhone? : r/interestingasfuck – Reddi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reddit.com/r/interestingasfuck/comments/1d5x7fw/how_much_does_it_cost_to_make_an_iphone/
- Breakdown of iPhone components: Assembled in China for US$6.50!,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phonelife.com/blog/11445/breakdown-iphone-components-assembled-china-us650
- How Much Does It Cost Apple To Make an iPhone? – SimplyMa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simplymac.com/iphone/how-much-does-it-cost-to-make-an-iphone
- Your next iPhone could cost 50% more than a MacBook, thanks to Trump: Repor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global-trends/your-next-iphone-could-cost-50-percent-more-than-a-macbook-thanks-to-trump-report/articleshow/120032610.cms
- Apple’s Plan to Source More iPhones From India May Be Double Blow to China – Newswee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newsweek.com/apples-plan-source-more-iphones-india-may-double-blow-china-2056603
- IPhone production shift to US could spike costs by 90%: repor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echinasia.com/news/iphone-production-shift-to-us-could-spike-costs-by-90-report
- Trump-China tariff war: What could the US gain and lose? | Donald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5/4/10/trump-china-tariff-war-what-could-the-us-gain-and-lose
- Apple’s iPhone cost could rise 90% if it’s made in US, BofA says – Taipei Tim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biz/archives/2025/04/11/2003834971
- Bank of America: iPhone Buyers Would Face 90% Cost Surge if Apple Moves Production to U.S. – MacTras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mactrast.com/2025/04/bank-of-america-iphone-buyers-would-face-90-cost-surge-if-apple-moves-production-to-u-s/
- A Tale of Two Wages: Hourly Labor Rates in China vs. the U.S. Over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baysourceglobal.com/a-tale-of-two-wages-hourly-labor-rates-in-china-vs-the-u-s-over-the-past-decade/
- US Wages vs Wages in China and India – Apollo Academ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polloacademy.com/us-wages-vs-wages-in-china-and-india/
- Foxconn adds staff, hikes wages to manufacture new products for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309/1298822.shtml
- Workers Making Apple IPhones Start at $3.15 Per Hour — in China, by Terence P. Jeffre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reators.com/read/terence-jeffrey/05/19/workers-making-apple-iphones-start-at-315-per-hour-in-china
- Chinese Workers Foxconned – Dissent Magazi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dissentmagazine.org/article/chinese-workers-foxconned/
- US iPhone production’s main challenge is a century of big business labor decision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25/04/10/us-iphone-productions-main-challenge-is-a-century-of-big-business-labor-decisions
- Foxconn CFO is one of us. : r/wallstreetbets – Reddi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reddit.com/r/wallstreetbets/comments/yoobqc/foxconn_cfo_is_one_of_us/
- Foxconn and the U.S. Labor Movement – New Poli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newpol.org/issue_post/foxconn-and-the-u-s-labor-movement/
- 51-2028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Assemblers, Except Coil Winders, Tapers, and Finishers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ls.gov/oes/2023/may/oes512028.htm
- Assemblers and Fabricators :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ls.gov/ooh/production/assemblers-and-fabricators.htm
- Occupation Profil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ssemblers – CareerOneStop,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areeronestop.org/Toolkit/Careers/Occupations/occupation-profile.aspx?keyword=Electrical%20and%20Electronic%20Equipment%20Assemblers&location=US&onetcode=51202200
-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Assemblers, Except Coil Winders, Tapers, and Finishers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ls.gov/oes/2022/may/oes512028.htm
- 51-2028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Assemblers, Except Coil Winders, Tapers, and Finishers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ls.gov/oes/2019/may/oes512028.htm
- Engine and Other Machine Assemblers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ls.gov/oes/2023/may/oes512031.htm
- Apple Profits Soars, Workers Suffer | Green Americ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greenamerica.org/end-smartphone-sweatshops/tell-samsung/apple-soars-workers-suffer
- Can the iPhone really be made in the USA? According to Bank of America: costs will increase by at least 90%, and most components will still need to be sourced globally. – Moomoo,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moomoo.com/news/post/51488887/can-the-iphone-really-be-made-in-the-usa-according
- Here’s how much an iPhone could cost with Trump’s tariffs on China – CBS New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bsnews.com/news/iphone-price-increase-china-tariffs/
- How Much Your iPhone Could Cost if It Was Made in the US – Newswee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newsweek.com/iphone-cost-made-us-donald-trump-tariffs-2057298
- Apple Looks to India for iPhone Production as U.S. Tariffs on China So – Maxandfix,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maxandfix.com/blogs/news/apple-looks-to-india-for-iphone-production-as-u-s-tariffs-on-china-soar
- Experts Reveal Why Moving iPhone Production to the US Could Be a £77000 Mistak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btimes.co.uk/experts-reveal-why-moving-iphone-production-us-could-77000-mistake-1732612
- How Trump just made EVERYONE’S iPhone more expensive. The truth about how much more it could cost. And can the most complex supply chain in history really be relocated to America? – Daily Mai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588455/Why-Trump-just-EVERYONEs-iPhone-expensive-truth-cost-complex-supply-chain-history-really-relocated-America.html
- Apple Supplier Lis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pple.com/nz/supplier-responsibility/pdf/Apple-Supplier-List.pdf
- The Apple supplier list represents 98 percent of our direct spend for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of our products wo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s203.q4cdn.com/367071867/files/doc_downloads/2024/04/Apple-Supplier-List.pdf
- Inside the iPhone: How Apple Sources From 43 Countries Nearly Seamlessly – Thomasne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homasnet.com/insights/iphone-supply-chain/
- Where are the iPhone Parts Suppliers From? – Ueepho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ueephone.com/iphone-parts-suppliers-guide/
- Chart: iPhone Components Are Developed All Over the World | Statist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7730/iphone-design-by-country/
- Wisconsin’s Lavish Lure for Foxconn: An Instructional Case in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publications.aaahq.org/jogna/article/11/1/1/10155/Wisconsin-s-Lavish-Lure-for-Foxconn-An
- iPhone factories unlikely in US despite Trump’s opinion – The Registe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5/04/09/iphones_manufacture_unlikely_in_us/
- Trump tariffs impact supply chains Apple developed to reduce its China dependency – NBC10 Philadelph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nbcphiladelphia.com/news/business/money-report/trump-tariffs-impact-supply-chains-apple-developed-to-reduce-its-china-dependency/4151068/
- New Electronic Component Tariffs: How to Prevent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 Accuri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ccuristech.com/electronic-component-tariffs/
- The Impact of US-China Tariffs on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dclcorp.com/blog/supply-chain/impact-us-china-tariffs/
- US vs. China Manufacturing: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 Vohrum Group,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vohrum.com/us-vs-china-manufacturing-a-comprehensive-comparison/
- How the Proposed Trump Tariffs Increase Prices for Consumer Technology Product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cdn.cta.tech/cta/media/media/pdfs/cta-how-the-proposed-trump-tariffs-increase-prices-for-consumer-technology-products-january-2025.pdf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HIPS Act of 2022 Provisions and Implement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ongress.gov/crs-product/R47523
- CHIPS and Science Act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PS_and_Science_Act
- How the CHIPs Act is transforming U.S. semiconductor and global supply chain – Hopstac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hopstack.io/newsletter/how-the-chips-act-is-transforming-u-s-semiconductor-and-global-supply-chain
- The CHIPS Act already puts America first. Scrapping it would poison the well for US investment. | PII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s/2025/chips-act-already-puts-america-first-scrapping-it-would-poison-well
- Dealing with Labor Shortage in the Ligh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EB3.Wor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eb3.work/labor-shortage-in-light-manufacturing-industry/
- Apple’s Slow Shift from China to India: Challenges… | FMP –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market-news/apples-slow-shift-from-china-to-india-challenges-and-geopolitical-risks
- US battery production could beat China on cost due to IRA tax credits | Benchmark Sour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source.benchmarkminerals.com/article/us-battery-production-could-beat-china-on-cost-due-to-ira-tax-credits
- Reshoring and Restoring: CHIPS Implementation for a Competitiv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economicliberties.us/our-work/reshoring-and-restoring-chips-implementation-for-a-competitive-semiconductor-industry/
- The Cost of Federal Regulation to the U.S. Economy, Manufacturing and Small Busin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nam.org/wp-content/uploads/2023/11/NAM-3731-Crains-Study-R3-V2-FIN.pdf
- A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polic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ies – PubPub,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ssets.pubpub.org/dfdbxntf/MITSPR-v3-191618003004-01739392322675.pdf
- Comparing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US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jusdaglobal.com/en/article/comparing-manufacturing-supply-chains-china-usa/
-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by region: China vs US vs Europe? – Thunder Said Energ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thundersaidenergy.com/downloads/material-and-manufacturing-costs-by-region-china-vs-us-vs-europe/
- Will Foxconn’s Manufacturing Promises in Wisconsin Prove to Be a C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article/will-foxconns-manufacturing-promises-wisconsin-prove-con/
- Does the US Still Want To Manufacture In China? – Diversitech Glob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diversitech-global.com/post/does-the-us-still-want-to-manufacture-in-china
- Data Study: American Manufacturing Jobs By Industry – AllAmerican.org,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allamerican.org/research/manufacturing-jobs-by-industry/
- Workforce Woes: Tackling the Skilled Labor Shortage in Domestic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 EMSNo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emsnow.com/workforce-woes-tackling-the-skilled-labor-shortage-in-domestic-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
- The Challenges of the Semiconductor Labor Shortage and its Solutions – Sourceabili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sourceability.com/post/the-challenges-of-the-semiconductor-labor-shortage-and-its-solutions
- Reimagining labor to close the expanding US semiconductor talent gap – McKinse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semiconductors/our-insights/reimagining-labor-to-close-the-expanding-us-semiconductor-talent-gap
-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Faces Labor Challenges Amid Surging Deman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cdrex.com/the-us-semiconductor-industry-faces-labor-challenges-amid-surging-demand/
- Coming to America: Foxconn and “Offshoring” to the US Rust Belt –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 Digital Data Design Institute at Harvar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d3.harvard.edu/platform-rctom/submission/coming-to-america-foxconn-and-offshoring-to-the-us-rust-belt/
- Foxconn Lessons – One Year after Enactment – Wisconsin Budget Projec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isconsinbudgetproject.org/index.php/report/foxconn-lessons-one-year-after-enactment/
- Foxconn shifts focus of Wisconsin project away from manufacturing jobs | PBS New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pbs.org/newshour/economy/foxconn-shifts-focus-of-wisconsin-project-away-from-manufacturing-jobs
- Foxconn changes $10B Wisconsin project from factory to “research hub” – CBS New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bsnews.com/news/foxconn-wisconsin-project-changes-from-factory-to-research-hub/
- Apple looks to manufacture more iPhones in India as Trump’s tariffs hit China harder: Repor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dia-business/apple-looks-to-manufacture-more-iphones-in-india-as-trumps-tariffs-hit-china-harder-report/articleshow/120120817.cms
- Trump’s tariffs & China chaos make ‘iForIndia’ Apple’s new iPhone game pla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m.economictimes.com/industry/cons-products/electronics/trumps-tariffs-china-chaos-make-iforindia-apples-new-iphone-game-plan/articleshow/120151906.cms
- Apple May Shift iPhone Production To India Amid Trump’s Tariff Surge On China – YouTub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Mu_DbohWLo
- Apple shifts 1.5m India-made iPhones to US – Tech in As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echinasia.com/news/apple-shifts-1-5m-india-made-iphones-to-us
- Tariffs and the supply chain: Navigating the rippl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 | Kinaxis Blog,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kinaxis.com/en/blog/tariffs-and-supply-chain-navigating-ripple-effects-economic-policy
- Apple’s 2025 Supply Chain Realignment: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Tariff Ris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blogs.tradlinx.com/apples-2025-supply-chain-realignment-a-strategic-response-to-tariff-risk/
- List of Apple Contract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in India – India Briefing,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ndia-briefing.com/news/apple-contract-manufacturing-india-new-suppliers-getting-clearance-26947.html/
- 14% iPhones made in India in FY24, electronics export rank up: Eco Surve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budget/news/14-iphones-made-in-india-in-fy24-electronics-export-rank-up-eco-survey-124072200737_1.html
- Apple Doubles iPhone Production In India – Report – Silicon U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silicon.co.uk/mobility/smartphones/apple-doubles-iphone-production-in-india-report-558248
- CNBC’s Inside India newsletter: Apple has big expansion plans in India — but Trump’s tariffs could change that – NBC New Yor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nbcnewyork.com/news/business/money-report/inside-india-newsletter-apple-has-big-expansion-plans-in-india-but-trumps-tariffs-could-change-that/6185085/?os=etcpasswd&ref=app
- iPhone: “Made in China -> India?” – Interconnecte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interconnected.blog/iphone-made-in-china-india/
- Apple to Source More India-made iPhones for Tariff Gains Over China – BrandEqui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brandequity.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amp/news/business-of-brands/apple-to-source-more-india-made-iphones-for-tariff-gains-over-china/120115616
- Apple exported $17.4b iPhones from India: minister – Tech in As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techinasia.com/news/apple-exported-17-4b-iphones-from-india-minister
- Apple Shifts MacBook Production to India Amid Rising Vietnam Costs – SimplyMa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simplymac.com/macbooks/apple-is-manufacturing-more-macbooks-in-india-as-vietnam-labor-becomes-more-expensive-and-could-face-tariffs
- Trump Tariffs: iPhones To Get Three Times Costlier? Know Mor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outlookmoney.com/spend/trump-tariffs-iphones-to-get-three-times-costlier-know-more
- Why Apple is Diversifying and Looking to Vietnam as an Alternate Production Cente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vietnam-briefing.com/news/why-apple-is-diversifying-and-looking-to-vietnam-as-an-alternate-production-center.html/
- US-made iPhones: 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 for Apple, and the reason is simple mat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technology/tech-news/us-made-iphones-its-easier-said-than-done-for-apple-and-the-reason-is-simple-math/articleshow/120159699.cms
- Apple is reportedly Shifting MacBook Production from Vietnam to Ind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patentlyapple.com/2025/02/apple-is-reportedly-shifting-macbook-production-from-vietnam-to-india.html
- How New Tariffs Could Reshap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he Case for Reshoring – ACD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cdi.com/how-new-tariffs-could-reshape-electronics-manufacturing-the-case-for-reshoring/
- How Apple Handles its China-Dependent Supply Chain Amid Global Tension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scw-mag.com/news/how-apple-handles-its-china-dependent-supply-chain-amid-global-tensions/
- Apple’s Strategic Airlift: Beating Trump Tariffs with 600 Tons of iPhones – AInves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invest.com/news/apple-strategic-airlift-beating-trump-tariffs-600-tons-iphones-2504/
- Apple’s Stock Plummets 15.86% as Tariffs Shake Global Supply Chain – AInves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ainvest.com/news/apple-stock-plummets-15-86-tariffs-shake-global-supply-chain-2504/
- Before buying Apple’s stock, know that chances of a tariff exemption are slim | Morningsta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marketwatch/20250404538/before-buying-apples-stock-know-that-chances-of-a-tariff-exemption-are-slim
- Will Apple get tariff exemptions? Where to buy the dip? Morgan Stanley weighs i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will-apple-get-tariff-exemptions-where-to-buy-the-dip-morgan-stanley-weighs-in-3967333
- Could iPhones Really Cost $3,500 With Trump’s Tariffs? We Do the Math – CNE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cnet.com/personal-finance/taxes/could-iphones-really-cost-3500-with-trumps-tariffs-we-do-the-math/
- Why BofA Says Apple’s Recent Tariff-Fueled Slump Could Be an Opportunity To Bu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investopedia.com/why-bofa-says-apple-recent-tariff-fueled-slump-could-be-an-opportunity-to-buy-11711298
- Apple Gets Ratings Lift on Tariff Exemption Hopes, but the Road – GuruFocu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1, 2025, https://www.gurufocus.com/news/2770134/apple-gets-ratings-lift-on-tariff-exemption-hopes-but-the-road-ahead-looks-bumpy?r=4bf001661e6fdd88d0cd7a5659ff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