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巢,AIGC,可颂猫,短视频

最后一个纪元:公元2119年8月14日
天堂,堪萨斯,美国
3 AM

欢笑是最好的,欢笑是最棒的,欢笑令人惊奇,欢笑使人快乐,欢笑给人好心情,欢笑是值得所有人享受的好时光。为什么在死亡之后的2119年八月,欢笑不再美好呢?为什么电视上的我不再被欣赏呢? 啧,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我只能猜猜看了。我节目的收视率在2014年下跌了很多很多像我这样正直善良的人都不再看我的节目了。

想想看:我,一个没有多余液体的卵中的最后一个弟兄。作为一位制片人,一位主持人和长时间做地下节目秀的人。是我制作了大量的“人类幽默”风格的地下节目秀。是我被批评为耍猴的。我不在乎他们叫我“街头风琴师”。你见过哪个街头风琴师用死猴子做乐器?没有。是我使它更欢乐了。

听着,我知道我不是地球生物。我只是自电视发明以来一直享受着观赏人类的幽默节目。人类的文化就是我的文化。我看电视学会了人类的语言,通过威斯康辛州公共广播,YouTube,CNN,动物星球还有教学频道里的这些节目。我还看过帕曲吉一家全集,知道每一句台词。“来Reuben过来,好了你可以滚了。”哈哈

SCP基金会鼠巢设定集《旧堪萨斯区第十二章:欢笑就好

上面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文字,来自著名的集体创作科幻故事集 SCP 基金会其中的一个分支剧情“鼠巢”,由一段 AI 的自述。在鼠巢的世界里,某个支撑着现实世界运转的基础法则被基金会意外消灭,于是世界陷入了不可逆的缓慢崩溃。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因果律”从世界上消失,任何宏观事务的因不再必然导致果。火焰不再必然点燃木柴,水流不再必然流向低处,1+1 不再必然等于 2。在故事中,世界像是一个缺了齿轮的机器,在惯性的作用下维持了几百年苟延残喘的荒诞时光,最终在毫无逻辑、因果、秩序的混乱与不可理解中归于虚无。

而这段文字,则是在 2119 年 8 月由尚未崩溃的娱乐电视 AI 所生成的节目开场白——在那个时代,人类文明已经接近崩溃,但由垄断财团 Marshall, Carter&Dark 所创造的全自动电视节目生成和广播系统还将为地球上的人类和非人类永远的提供娱乐节目。

受到基础定律和逻辑崩溃的影响,即便是连生成娱乐节目的 AI 都知道,自己所制作的节目质量早已大不如前。所有的剧集变成了由可以刺激人类感官的片段拼凑而成的快剪,没有任何连贯性与剧情。但观众们并不在意——同样受到逻辑崩溃的影响,2119 年的人类就好这口。

这个在科幻故事中的 2119 年,在我们的现实中可能就是明年。

2022 年,在应用层面沉寂数年之后,AI 领域迎来了一轮全新的应用飞跃。多模态 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让许多此前并未关注这一领域的人惊叹如科幻电影里那样的强人工智能可能很快就要来了。

当然,从技术的角度讲,渲染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永远是站不住脚的。ChatGPT 仍然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你永远不用担心它像天网那样对人类发起战争。但现阶段的几个技术应用的组合,确实可以彻底改变人类日常的内容消费习惯:ChatGPT,AI作画,meme 和短视频。

在几年前,我研究图文平台内容抄袭与洗稿的时候,虎嗅内容平台主管王子中曾经提到一个观点[1]是推荐算法(或者说AI)和自媒体平台降低的都是内容分发的门槛,没有降低内容创作的门槛,因此实际上自媒体兴起后让内容消费的需求倍增,生产供应有所增长但与需求增长相比是完全不匹配的,这也导致了那些年大家觉得内容质量的大幅下滑、同题创作以及当时我做那个研究的主要问题——洗稿与抄袭。

这些问题在 2018 年还是问题,但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已经不是问题了。

在过去几年,内容媒介本身的变化已经无需赘述,无论是从消费的内容量还是用户的时长来说,短视频都全面超越了文字。而从“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来看,媒介的变更必然意味着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本身发生巨大的变化。

“抽象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媒介变革下崛起的。

以动态表情包+AI语音合成配音为主的梗可以在 Tiktok 和抖音反复流行,如果你回忆一下,2022 年在抖音和快手上流行的很多梗本身就“看起来不太像是人类能想得出来的”。

这里指的不是金广发那种其实耗费了很多心思在其中的人造抽象,而是许多以 cheems dog 和 sadcat 等 meme 为基础创造的抽象段子,比如抖音在 2023 年流行的第一个段子就是由 sadcat 衍生的 quaso cat(可颂猫)。以下视频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这个连接去抖音观看。

这段视频是在抖音引发热点的QUASO猫,其中声音来自TikTok在2022年11月30日的另一段视频,QUASO梗在Tiktok上单独流行。与悲伤猫结合的QUASO猫仅在抖音流行,爆发于2022年12月28日。

如果你完全不看短视频,单看这个视频可能完全理解不了 QUASO 猫的笑点在哪,但对于常看短视频的人来说这就是很好笑。在你急于批判“这破玩意儿有什么看的”和“看短视频的人都是什么垃圾人”之前,请记住这个段子在抖音引发了上万次的模仿和累计几十亿次的播放,而抖音在国内的日活也早已超过了 6.5 亿。如果你看不懂,是你不行,不是抖音不行,用内容批判者常用的话就是“人民群众喜欢的,你算老几”。

AI 的水平并没有大幅提升,但人的笑点却大幅降低了,在机器推荐算法与内容消费者互动的过去 5 年间,人民群众喜欢的偏好确实是在发生重大转变的。

2017 年,苹果 CEO Tim Cook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及 AI 的时候讲了那句“并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这句话正在以当时我们没能解读的方式实现——彻底无厘头的抽象段子在 5 年前可能只能逗笑少部分人,而现在能够从这些工业笑料中感受到快乐的确实大多数人。

AI 取代人,不是以 AI 能做好人的那份工作实现,而是以人做的工作不再被人类喜欢实现。

如果放弃用 AI 来创作那些“像人”的作品,转而去创造那些“原本就不像人”的作品,那可能现在的 AI 已经能够填充大多数用户所需求的那部分内容。用 GPT-3 生成文字,用 Text-to-Speech 添加配音,用 AI 搜图、作图或者简陋的 live2d 虚拟人配上画面,生成短视频在推荐算法驱动的分发平台上推送。

这个应用流程现在从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走通,只是需要有人去尝试一下。

人类内容创作者只是隔着 AI 分发算法去猜用户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内容,那么他必然被 AIGC 取代,因为掌握分发内在逻辑的 AI 永远比你更知道用户喜欢什么,但凡它能有一点创作能力都能超越你。

在上一轮 AI 热潮的 2015 年,阿里影业的副总裁徐远翔曾语出惊人的说他们未来将使用 AI 替代人工编剧。

这一说法一经报道旋即引发了编剧行业的抨击和大众的嘲笑,即便是放到现在,这一设想仍未实现,而且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也完全看不到踪迹。

但现实是,电影行业已经快完了,在很大程度上,电影快被 3 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取代了。

AI 编不出一部 160 分钟的大电影,还编不出 3 分钟的故事么?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当然是无可替代的,但对这颗星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已经用脚投票告诉电影行业:从提供快速娱乐的商业角度,你们的 160 分钟电影确实不如 3 分钟快剪。有朝一日,电影院可能会变成像美术馆一样的存在,高雅、昂贵、上流,但门可罗雀。

这样的事情在抖音神曲霸榜的音乐行业可能已经发生。

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1] 《科技向善:大科技时代的最优选》第三章第二节第一点“洗稿:一个愈演愈烈的问题”。

评论尸 的头像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信息增量,请:

喜欢作者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精选评论

  1. foremo 的头像

    keep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