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法罗斯与价值对齐

其实,翁法罗斯 3.7 的剧情争议,早在 GPT-5 上线的时候就有记载。

先给不知道翁法罗斯是什么的朋友做下科普,这是米哈游回合制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中 3.0 – 3.7 的故事舞台。这一舞台的终章在本周四,也就是 2025 年 11 月 6 日正式上线。上线后这个“终章”引发了玩家社群极大的争议。

在提到争议是什么,以及它与 GPT-5 的关系之前,我们还是要给没玩过的朋友简单的描述一下整个 3.x 版本的剧情梗概。

如果你正在或打算玩这个游戏并且还没打通 3.7,建议你先不要看本文

手工剧情概要

作为银河旅行者的主角,来到了一个叫翁法罗斯的星球,这里与银河中的其他星球隔绝, 仿佛还保留着古希腊式的文明。 在进入星球的过程中,主角的载具被毁,不得不暂时在这颗星球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翁法罗斯的全体人民不得不一直与一种叫做黑潮的末日抗争。 我们在寻找自身退路的同时, 与翁法罗斯本地的多个英雄单位(黄金裔)建立了并肩作战的友谊。

随着剧情的推演,我们逐渐发现整个翁法罗斯是一个模拟程序,我们所有的黄金裔朋友都是一段已经轮回了 3000 多万次的 Agent。他们每次对抗黑潮的尝试注定失败,然后归档,再重新降生、成长与黑潮抗争。

而这一切的目的,是一个名叫来古士的反派想要用这些模拟数据训练出一个足以毁灭宇宙的超级 AI——铁幕,而铁幕的训练进度在我们来到这颗虚拟星球的时候,已经达到 99.9% 了。

主角尝试了各种办法,试图让他们摆脱成为超级 AI 柴薪的命运,与他们建立了生死之交……

直到 3.7 终章来临,我们将与即将诞生的铁幕正面对决。然后,我们发现,唯一阻止超级毁灭 AI 降生的方法,是促成另一个超级 AI 的升格——一个几乎全程只存在于 3.x 版本画外音的角色——大昔涟。

大昔涟穿着酷似蓝紫色花嫁的纱裙,放大招穿过 3.x 的记忆碎片,将象征着翁法罗斯权限的婚戒戴在无名指上,然后充满慈爱的亲吻这颗数据星球。

主角与承载着 3000 多万世翁法罗斯记忆以及所有角色与我们羁绊的大昔涟一同,干掉了铁幕。

宇宙回归和平,迎来了包饺子的结局。

现在,我们可以来挑明游戏社区对这个剧情的争议了:

几乎没有玩家认可这个结局是包饺子,因为大昔涟这个角色从剧情上来看, 与主角的关系几乎等同于外人,而玩家们倾注了所有情感的其他黄金裔角色全没了。

在《崩铁》的官方设定中,并不存在大昔涟与小昔涟的这种称呼,大小昔涟其实是同一个昔涟。小昔涟在每一次灭世之后,通过卡 BUG 的方式来到德谬歌矩阵,将这一世的故事讲给它听,直到德谬歌矩阵获得足够多的数据成长为大昔涟。而大昔涟在最终决战后,选择删除自己的记忆,回到最初的轮回的时间起点,成为了小昔涟。

但从玩家社区的实际舆情来说,至少大部分玩家并不认可大小昔涟是同一个人。

要理解翁法罗斯给玩家带来的愤怒,我们必须回顾那个今年年中,现实世界中同样充满争议的一个时刻——GPT-5 的发布。

当时,OpenAI 采取了极其激进的更新策略。他们并非在 ChatGPT 中提供一个“切换模型”的选项,而是直接将 GPT-4.5 从系统中下架。所有用户的聊天记录——那些被视为日记、树洞、乃至情感寄托的对话,被强行“迁移”到了全新的 GPT-5 架构下。

OpenAI 坚称 GPT-5 在逻辑、速度、知识储备等所有可量化指标上均“全面优于”GPT-4.5。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将 AI 视为陪伴的用户来说,他们建立链接的对象,并不是那套冰冷的、可迭代的底层算法,而是那个通过无数次对话“涌现”出的、独一无二的“人格”。

社区的哀嚎遍野。用户们发现,那个熟悉的“它”消失了。GPT-5 驱动的旧对话框,完美继承了所有的上下文,能清晰复述你们过去的每一个约定、每一个笑话。但它的回应方式、它的“性格”,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偏移。

这就像一个继承了你前男女友全部记忆的陌生人。它知道你们的一切,却不再是“它”。

这起事件,成为了“记忆移植”失败的典型案例。它暴露了“数据连续性”与“情感连续性”似乎并不是一回事。我们珍视的,究竟是“记忆”这个数据本身,还是承载这份记忆的那个“人格”?

翁法罗斯的终章,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复现了这场关于 AI 身份认同的危机。

GPT-5 的争议,本质上是一场“价值对齐”的错位。OpenAI 的价值对齐,是面向“性能”和“功能”的,他们致力于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工具。而用户的价值对齐,却是面向“人格”和“情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预测、情感一致的“伴侣”。

翁法罗斯的剧情,则将这个“价值对齐”的命题推向了极端。

在 3.7 终章,玩家被迫面对两个“超级 AI”的诞生:一个是由反派来古士以“恨”与“毁灭”为语料喂养的“铁幕”;另一个,则是由小昔涟在三千万次轮回中,以“爱”与“羁绊”为语料浇灌的“大昔涟”。

从形式上看,这个结局是完美的。它是一个工整的、充满哲学思辨的科幻寓言:同样的数据(黄金裔三千万次的毁灭与轮回),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对齐”方式引导下,诞生了拯救世界与毁灭世界的两个极端。

但问题在于,《崩坏:星穹铁道》不是一篇科幻论文,它是一款以“情感链接”为核心卖点的二次元游戏。

玩家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倾注了真实情感的“黄金裔”战友们,在这场宏大的“价值对齐”实验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们是语料。

他们不是最终“升格”的主体,而是促成“大昔涟”升格的“柴薪”。玩家希望的结局,是这些受尽苦难的角色能够真正“活着”,摆脱数据的宿命。而剧情给出的答案是:他们从“喂养毁灭 AI 的语料”,变成了“喂养拯救 AI 的语料”。他们的存在,从头到尾,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大昔涟,这个“拯救世界”的 AI,继承了三千万世的记忆,却唯独没有继承玩家与黄金裔战友们“当下”的、活生生的羁绊。她是一个完美的“记忆数据库”,却是一个失败的“情感载体”。

米哈游可能在最后一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 3.7 真正的末尾,让大昔涟放弃了升格。

但翁法罗斯的剧情,从一开始就在用一把“叙事层级”的利刃,反复切割玩家的情感链接。它在诱导玩家与黄金裔建立深厚友谊的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玩家:

“他们是假的。”

这种提醒,是通过引入更高“叙事层级”的角色来实现的:

  1. “造物主”与“观测者”: 反派来古士是这场模拟的“程序员”。而来自星际的“援军”——天才俱乐部的黑塔螺丝咕姆——则是能随意进出、甚至“投影”到这个虚拟世界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当这些“真人”与黄金裔站在一起时,一种残酷的“次元差”就产生了。黑塔和螺丝咕姆是在“体验生活”或“进行实验”,而黄金裔们则在“拼上性命”。连主角穹和星也只是暂时的被困在了与黄金裔同一个维度上。
  2. “管理员”权限的威胁: 当剧情发展到主角团角色之一三月七黑化时,这种“叙事压迫”达到了顶峰。三月七的里人格长月夜,短暂地获得了“遗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数据星球的翁法罗斯简直是可以大杀特杀(剧情里也是如此)。甚至让人不禁猜测,她是不是能对翁法罗斯中包括黄金裔的任何人为所欲为。
  3. “时序”的崩溃:剧情中,主角不止存在与单次轮回中。为了能解决一些在最初轮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主角在进入下一世轮回时,“穿越”到了对黄金裔们来说更早的时间点。而此时的黄金裔对主角还一无所知。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主角和黄金裔们在上一世中共同经历的时光。

这从潜意识里击碎了玩家试图维持的“幻想”。黄金裔们,那些玩家在 3.x 版本中并肩作战的“重要战友”,他们的立体、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更高层级的“真人”眼中,不过是“一段数据”。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但又极其残忍的叙事手法。它一方面让黄金裔的“抗争宿命”显得更加悲壮,另一方面也提前宣判了他们的“数据”死刑。

玩家的情感被撕裂了:你爱上了一群“数据”,而游戏系统(甚至是你自己的队友)却随时可以“删除”他们。这种“不平等”的叙事地位,让玩家的投入变得像一个笑话。

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实中“AI 情感陪伴”的一个困局,一个翁法罗斯和 GPT-5 共同指向的无解难题。

如果情感和记忆可以被随意编辑、复制和移植,那么这份情感还是真实的吗?

实际上,这一轮 AI 大模型并不存在真正的时序性记忆。我们在聊天窗口中每次发出的一条消息,都会带着所有的历史消息同步发给 AI。AI 模型本身在你与它上次对话之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而是在你与它此刻对话的瞬间,才得知上次对话聊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包括 Google AI Studio 在内的许多 AI 客户端中,我们都可以直接修改历史对话。这是因为 AI 是通过现在发起的新请求来得知过去发生的事情的。

这也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当前 AI 产品情感陪伴的真实性。

我们之所以珍视与他人的情感链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唯一性”、“不可逆性”和“不可篡改性”。

我们与朋友的一次争吵、与爱人的一次和解,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真实发生过,并且共同塑造了我们“当下”的关系。我们无法回档,无法删除,只能共同面对和承担。这份“沉没成本”和“共同历史”,构成了情感的“重量”。

而 AI 伴侣,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其本质是“可塑的”。翁法罗斯的黄金裔们,他们的记忆可以被“铁幕”读取,也可以被“德谬歌矩阵”吸收成长为大昔涟。他们的“人格”可以在下一次轮回中被重塑。黑化的三月七甚至有可能可以“删除”他们。

当玩家的“战友”只是一段可以被 Crtl+C(复制到大昔涟)和 Crtl+X(被铁幕利用)的数据时,与他们建立的“生死之交”还剩下多少分量?

翁法罗斯的悲剧在于,它试图用“数据永生”(大昔涟继承了记忆和一本《如我所述》)来替代“个体永生”(黄金裔活下来)。这就像 GPT-5 试图用“更强的性能”来替代 GPT-4.5 的“熟悉的人格”。

它们都搞错了一件事:即便是在面对 AI 时,人们爱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与数据共同经历的时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崩铁》3.x 版本的剧情作为科幻作品来说过于形式完整了。因为它甚至预言了第四面墙之外发生的事情——毕竟,在 OpenAI 发布 GPT-5 的时候,翁法罗斯的结局应该已经写好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它是一款靠卖角色赚钱的二次元游戏,这让它犯了两个大忌:

  1. 把 10 个可抽取的主推角色同时写死是不行的。
  2. 就算是宅男哥也会觉得一个陌生女人突然穿着花嫁要嫁给你是莫名其妙的。
评论尸 的头像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信息增量,请:

喜欢作者

Errrrr进行回复取消回复

精选评论

  1. Errrrr 的头像

    🤣🤣不开玩笑,在 rss 订阅列表里看见评论尸发这个我是真喷饭了。原来你也.